近日,淮安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聯合印發通知,在全市開展糧食烘干機保險工作。
一是明確保險對象及保險責任。糧食烘干機保險對象為全市范圍內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及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保險財產由機械設備、附屬設施、糧食三個部分組成,機械設備包括采用循環加熱方式降低糧食水分的烘干機本體及熱風爐、燃燒器、風機、提升輸送設備、清選設備等配套設備,附屬設施包括機房、除塵、消防、配電、儲油罐、儲氣罐等設施,糧食是指列明的生產經營場所內的糧食。保險的工作人員為列明的生產經營場所內糧食烘干機的操作人員、檢修人員、輔助人員、管理人員,包括被保險人或其法定代表人,不包括糧食烘干機生產、銷售、維修企業人員。保險責任包括由意外事故、自然災害、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機械損壞、烘干場所財產損失以及操作人員和第三者的人身傷亡。
二是明確保險費率及保費補貼。糧食烘干機保險采取定額保險的方式確定保險金額和保險費。單臺套批處理量20噸以下(含)的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財產保險限額12萬元,責任保險每次每人賠償限額20萬元,年保險費600元。單臺套批處理量20噸以上50噸以下(含)的批式循環糧食烘干機財產保險限額18萬元,責任保險每次每人賠償限額20萬元,年保險費700元。各級財政給予糧食烘干機保險保費補貼累計不低于60%,其中省級財政補貼50%,縣(區、園區)財政補貼不低于10%,投保人交清應承擔的保險費后,保險合同生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省級財政農機保費補貼比例按照省財政廳、農業農村廳、銀保局、地方金融監管局《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業保險工作的通知》(蘇財金﹝2020﹞10號)執行。
三是明確保險實施工作要求。強化工作協調。財政、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同做好烘干機保險政策的組織實施工作。財政部門要及時審核撥付補貼資金,定期開展補貼資金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嚴肅查處騙取、套取保費補貼行為。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要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開展糧食烘干機保險的重要意義和保障范圍、保險方式、業務流程、保險費率、財政補貼等政策規定,大力引導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廣大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切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努力提高本地區糧食烘干機參保率。
規范操作行為。要重視加強對承保機構服務質量的跟蹤監管,督促烘干機保險承保機構認真執行《江蘇省糧食烘干機保險條款(試行)》各項規定,嚴格按規定程序及時做好承保服務和事故現場勘察、責任認定、定損理賠以及保險爭議調處等工作,堅決杜絕惜賠、拖賠等行為的發生。
糧食烘干機_糧食烘干設備_糧食烘干塔_糧食烘干機械_糧食烘干機廠家_環球糧機網【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