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主持召開“糧油品質檢驗及營養評價標準研討會”。會議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旭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院士,科技部農村科技司許增泰處長,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張成志副司長、標準質量中心王正友副主任等領導、專家,對糧食品質檢驗及營養評價標準“十四五”發展戰略思路進行了專題研討。會議由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吳永順致辭,副院長譚本剛主持,品質營養所、科研處等相關人員3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劉旭院士表示,我國是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糧食問題關系到國計民生,糧食的營養與健康已成為食品發展的新方向之一,開發糧食功能成分對照樣品對糧食的功能成分鑒定以及農作物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孫寶國院士指出,糧油是食品的重要原料,近年來糧油品質及營養健康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糧油標準是檢驗和監管的依據,要準確把握糧油標準的制定原則,科學考慮其先進性、合理性、操作性;同時也要正確認識和評價食物中營養成分的作用。
許增泰處長介紹了“十三五”以來農業農村領域“8+3+1”的科技創新研發布局,以及2021—2035年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相關情況,希望廣大科研人員凝練領域內標志性成果和需求,切實做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并表示愿與行業主管部門及科研院校一同努力,研判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行業科技需求。
張成志副司長介紹了糧食和物資儲備“十四五”科技與人才發展規劃的相關考慮,表示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糧食供給有了新需求,糧食行業科技創新工作要對人民生活的新需求有所回應。
王正友副主任建議糧食營養健康研究及標準制定要轉向精細化、量效關系、細分人群等方面的研究,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和糧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來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計量科學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鄭州輕工業大學、北京東方孚德技術發展中心等單位的8名專家學者就會議主題進行了專題交流。
譚本剛副院長對會議進行了小結,指出本次會議跨界融合了農業、糧食、食品等多領域的專家,體現了開放、協作的特點,下步要結合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夯實糧食營養與健康基礎研究,積極研提“十四五”糧油品質檢驗及營養評價等重大建議。
糧油機械_糧油機械設備_糧油機械廠家_糧油加工設備_油脂機械_油脂機械設備_環球糧機網【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