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和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聯合發布《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發展報告(2017)》,山東省有109家企業入選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山東凱斯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近年來,凱斯達機械不斷加大科研創新投入,努力開拓市場,持續加快國際化的步伐,深化創新公司體制機制,力爭在糧油行業細分領域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公司的生產制造質量保障體系也得到了國際專業機構的高度認可,彰顯了作為優質金牌供應商的研發制造實力。
聚焦產業升級
成就行業龍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質量的蛋白質和油脂成為了人們飲食的必需品,由濟寧機械設計研究院控股的山東凱斯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植物油脂制取與精煉成套設備、大豆低溫粕成套設備、植物蛋白成套設備、天然產物萃取分離成套設備及生物柴油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近年來,公司著眼于新舊動能轉換,扛起了國內糧油深加工技術、設備研發生產的大旗,通過工藝與技術上的不斷創新與實踐,已取得52項國家專利,承建并投產的醇法濃縮蛋白項目8套,單套最大產量6萬噸/年,目前,山東凱斯達在花生油制取和醇法濃縮蛋白項目上從規模到產品質量、綜合能耗均居同行業領先地位,已成為國際知名的領軍企業。
和多數機械加工企業不同,來到占地6.6萬平方米的山東凱斯達的研發、生產基地,映入眼簾的不單單是閃耀的焊花和轟鳴的機床,一間間技術研發實驗室同樣占據了基地不小的面積。“目前公司擁有兩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和兩個市級技術研發中心,每年7.5%的科研投入保證了我們新產品的占比達到80%。”凱斯達機械相關負責人表示,研發中心很多老工程師每天依舊全神貫注于設計圖,確保產品從研發設計環節就做到精益求精。除此之外,公司還擁有獨立的電器控制設備裝配車間,保證了電氣化部分的自主性和延展性,并配置金屬材料熱處理車間。提高了金屬零部件的各項力學性能和生產的穩定性。
其中,機加工車間配置齊全的加工設備在這里將完成成套設備的切削加工。強大的加工能力保證了產品的加工精度和質量。走進凱斯達機械的鈑金焊接車間和設備裝配車間,這里已經全面實施6S現場管理,從下料、銑邊、卷板到焊接,均采用數控精密設備完成,從而獲得了效率、安全和質量的多重升級。
“在產品質量上我們一絲不茍,原材料入廠要嚴格執行檢驗程序并接受超聲測厚、力學性能試驗等檢測,保證原材料符合標準及設計要求。”凱斯達機械相關負責人稱,同時,公司采用X射線探傷機和數字超聲檢測儀等設備,嚴格控制焊縫的質量,并運用氦質譜檢漏儀對產品的密封性進行檢查,確保質量的安全可靠。正是源于凱斯達機械精良、苛刻的制造工藝和嚴格的技術要求才鑄就了其在國際糧油深加工市場上難以撼動的領先地位。
創新引領技術
贏得市場認可
在凱斯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廠房內,工作人員正在調試剛剛制造出來的新型開發產品,不久,這臺設備將隨著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俄羅斯阿穆爾農業集團800T高低溫粕項目一起走出國門,落戶俄羅斯遠東地區。同時,凱斯達機械有限公司為江蘇永友建設的大豆深加工工廠,其生產制造的產品銷往中國的海天、加加等食品企業,并出口到世界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龍大、魯花和金龍魚等國內食用油行業的知名企業也一直和凱斯達機械保持良好的長效合作機制,從這些糧油深加工工廠的選址、規劃、設計再到成品加工設備的研發制造,乃至最后生產線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凱斯達機械為糧油生產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及配套的規劃、建設服務。
“糧油深加工市場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競爭異常激烈,所有的企業都想分得一杯羹,誰的技術進步快一點,創新多一點,市場就會接納誰。”隨著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幾十年來凱斯達靠著自身的發展,積累了雄厚的研發技術和制造工藝。不斷攀升的科研創新投入為凱斯達機械贏得了來自國內國外市場源源不斷的訂單,讓中國的糧油深加工技術、設備、產品不再依賴國外,直接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肩。其中,公司研發的油脂蛋白成套設備和ASME壓力容器產品已經銷往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生產質量保障體系得到了國際專業機構的高度認可。
“下一步,在糧油行業的細分領域,我們要做到更好,在大豆濃縮蛋白深加工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濟寧機械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新的市場機遇,凱斯達機械將不斷深化新舊動能轉換,繼續貼近市場、圍繞質量、效益提升搞研發,著力提升產品優勢,并通過加大創新投入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公司新舊動能轉換,充分發揮企業設計、制造、安裝優勢,讓技術創新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市場和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