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集中授課。充分發揮農機化學校農機培訓的主陣地作用,擴大教室容量、完善培訓設備、充實培訓內容,集中時間組織廣大機手進行統一高質量的培訓,提高規定內容的培訓效果。
二是分散教學。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摸清機手急需所學內容,并按需設“灶”,對不同需求的機手進行分類教學,分批教學。同時,積極協調各鄉鎮農機站,派出技術人員下鄉入村進行巡回培訓,機手足不出鎮、足不出村就可參加培訓,調動了機手的參訓積極性。
三是專家授課。在集中培訓的基礎下,積極邀請福田、時風等農機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前來為機手進行現場指導,手把手幫助機手熟悉問題處理思路,提高了廣大機手的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
四是實踐教學。開辟第二課堂,將農機維修網點、公司場院等作為農機實踐操作培訓基地,讓廣大的機手實實在在接觸農機、駕馭農機,提高實際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