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試點縣成立縣農機報廢補貼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財政局、農機局、紀檢組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共同研究補貼具體工作,并聯合對補貼政策實施進行監管。
二、強化政策宣傳,推行政務公開。縣政府、農機局、各鄉鎮層層召開會議,印發宣傳材料,張貼到農機中心黨政公開欄、鄉鎮政府公開欄、各行政村公開欄,讓廣大機手明白報廢更新補貼機具類型、補貼標準、報名及申請程序,做好動員部署,確保購機補貼工作順利實施。
三、規范回收管理,嚴格操作程序。根據農業部、財政部、商務部鼓勵二級以上農機維修點等單位從事農機回收拆解業務的規定,為方便農民就地就近交售舊機,縣農機局根據需要,確定從事農機回收拆解業務的農機回收站點。試點縣確定詳細業務操作流程,要求嚴格按程序操作。建立健全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檢查、監督等制度,建立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信息檔案,及時公布補貼資金使用進度。對補貼受益人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
四、強化管理服務。一個是加強對報廢拆解企業的監管,主要是對回收站點資質條件、《山東省報廢農業機械回收證明》的真實性和報廢機具銷毀環節的監管;二是對農機部門補貼工作的監管,主要是補貼程序、補貼對象是否公平公正公開;搞好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相互銜接,優化補貼程序,完善工作制度,提高補貼資金結算和兌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