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本輪因全球經(jīng)濟通縮風險帶來的潛在危機苗頭未有任何緩解跡象,預計與實體經(jīng)濟密切相關的大宗商品后市依舊不容樂觀。
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維持日均3000萬桶產量不變影響,WTI原油期貨上周五暴跌10%,錄得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同期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跌破70美元/桶,這被市場視為周一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多數(shù)品種大幅下挫的主要誘因。
“OPEC成員國不減產,并盡力搶占原油市場份額,打擊美國頁巖油,導致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挫。上周五國際油價的大跌沉重打擊了國內化工品市場的信心,成本端價格的走弱傳導至下游化工產品,使得相關品種期貨價格跌停。”期貨分析師解雙青對記者說。
值得注意的是,受產出和新出口訂單指數(shù)下滑影響,昨日早間公布的中國11月官方和匯豐制造業(yè)采購經(jīng)理人指數(shù)(PMI)均較上月回落,分別創(chuàng)8個月和半年新低。
數(shù)據(jù)顯示,11月份,官方制造業(yè)PMI為50.3%,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匯豐制造業(yè)PMI終值為50%,與初值持平,但較上月終值回落0.4個百分點。這被市場看作制造業(yè)擴張乏力、經(jīng)濟活動疲軟的信號,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場的憂慮情緒。
不過,面對經(jīng)濟下行壓力,政府已經(jīng)采取了一系列穩(wěn)增長措施。
此外,還有分析人士認為,11月30日公布的《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也可能在其中起到了推動作用。“近日公布的《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被市場過度解讀為利空消息。”金鵬期貨研究所所長張曉磊說,在長期的市場化改革進程中,銀行給市場的印象是“屹立不倒”,“而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等于承認了未來沒有人給銀行‘托底’,銀行也可能會破產,在此情況下,實體經(jīng)濟的疲軟使市場放大了銀行的貸款等業(yè)務風險,進一步推動了商品期貨價格下跌”。
對于后市,國元期貨投資咨詢部主管王健認為,由于國際原油價格“雪崩式”下跌,歐元區(qū)再度量化寬松政策受阻,加之國內經(jīng)濟進入“新常態(tài)”,預計與實體領域密切相關大宗商品價格依舊悲觀,“雖不排除大宗商品價格會在未來一些主要經(jīng)濟體的刺激舉措下出現(xiàn)階段性反彈,但經(jīng)濟結構性問題不根除,大宗商品市場難言根本性好轉”。
很有意思的是,昨日國內期市日間交易時段閉市后不久,在市場沒有任何預兆下,美元指數(shù)出現(xiàn)了一波快速下跌,至88.11一線,同期,紐約黃金、白銀、原油期貨和倫銅期貨均急速反彈,之后又有所回落。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外盤商品出現(xiàn)急速反彈的最大原因,可能是穆迪將日本信用評級從Aa3下調至A1,引發(fā)了市場的避險情緒。
可以說,當前整個商品市場的神經(jīng)都繃得很緊,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出現(xiàn)大幅波動。
昨日20時30分,美元指數(shù)又展開了一波下跌走勢,國際原油、貴金屬、倫銅價格應聲上漲。國內期市夜盤交易開盤后,黃金、白銀、銅、鋅期貨也是快速反彈,棕櫚油期貨低開高走。截至23時,美元指數(shù)跌至87.80,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反彈至67.7美元/桶,倫銅價格逼近6400美元/噸,紐約黃金期貨反彈至1200美元/盎司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