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內1100萬農業人口落戶城鎮
意見指出,河南省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住房保障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重點解決一批已進城就業定居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成建制轉化一批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居民,有序轉移一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到2020年,努力實現11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意見明確,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得采取強迫做法辦理落戶,要因地制宜地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把優先解決進城時間長、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人員落戶問題作為首要任務。
大城市落戶不限制住房面積
今后,河南省將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進一步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大城市落戶限制。
凡在城區人口50萬以下的小城市、縣政府駐地鎮和其他建制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在城區人口50萬至100萬的城市合法穩定就業并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人員,本人及其直系親屬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在城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合法穩定就業達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達到一定年限的人員,本人及其直系親屬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各地可對合法穩定就業的范圍、年限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范圍、條件等作出具體規定,但對合法穩定住所不得設置住房面積、金額等要求,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年限要求不得超過2年。
鄭州將建立積分落戶制度
要想落戶鄭州,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方案明確,省會城市要建立完善 的積分落戶制度,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設置積分分值。達到規定分值的人員及其共同生活的直系親屬可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方案還指出,要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的人員進城落戶。優先解決進城時間長、就業能力強、適應城鎮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人員進城落戶問題。不斷提高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等常住人口的城鎮落戶率,努力吸引各類人才、技術骨干和有貢獻人員進城落戶。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產業集聚區、城中村和城郊村失地農民可就地登記為城鎮常住戶口。
進城后納入城鎮社保體系
農業人口進城落戶后,將全部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具體來說,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單位就業的,隨同單位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當地的失業保險;將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納入社區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為其提供基本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服務。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單位就業并有穩定勞動關系的,參加就業地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選擇參加戶籍所在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另外,還要將符合城市低保條件的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市低保范圍,加快建立以低保制度為核心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城鄉社會救助統籌發展。
戶口不再分農業與非農業
今后,再登記戶口或者您辦理戶口本時,會發現農業戶口、非農業戶口將徹底消失。
意見指出,河南省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尊重城鄉居民自主定居意愿,符合遷移條件的居民可以在城鄉之間遷移。同時,還將建立完善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將全面建立居住證制度。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領居住證。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以連續居住年限和參加社會保險年限等為條件,逐步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就業扶持、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權利。
農民進城后有哪些權益
人進城了宅基地還在
今后,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將進城落戶,進城落戶后,他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與城鎮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等都將得以維護。
進城不影響土地“分紅”
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