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油脂作為食品原輔料正以其無可比擬的優勢在食品制造業中發揮著作用,在我們平時享用的一些食品中,往往都含有粉末油脂。
粉末油脂是以食用油脂、淀粉水解物、酪蛋白為主要原料,主要采用類似于奶粉的制造工藝,即經調配、乳化、殺菌、噴霧干燥而成的油脂工業產品。當然,粉末油脂也可以采用冷凍干燥法、微膠囊化法等其他工藝生產。粉末油脂有時被稱為“粉末狀起酥油”,但實際上其制造工藝和設備完全不同于傳統的起酥油。
各種粉末油脂產品的脂肪含量變化很大,從20%以下到75%不等。粉末油脂所用的油脂并非一定是植物來源的,也不一定是氫化油,幾乎所有的食用動、植物油脂和食用氫化油都可以加工成粉末油脂產品,如市場上有粉末豬油、粉末牛油產品,也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醫用粉末魚油,等等。
有的粉末油脂產品可以選用氫化植物油作為原料,常用的氫化植物油品種有:極度氫化椰子油、極度氫化棕櫚仁油、選擇性氫化棕櫚油、選擇性氫化大豆油。其中,前兩種極度氫化油幾乎不含反式脂肪酸,后兩種選擇性氫化油含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具體含量根據產品用途而定。
作為食品配料,粉末油脂的主要用途有:雞精、高湯粉等濃湯料;冰淇淋粉等冷制食品;麥片、奶茶、椰子粉、核桃粉、豆奶粉等固體飲料;咖啡的調味劑和增白劑;代乳粉等等。不同用途的粉末油脂具有不同的脂肪含量,濃湯料、冰淇淋粉用的粉末油脂具有50%以上的油脂含量,代乳粉含油脂20%以下,其他產品含脂量介于其間。
作為奶茶一個成分的粉末油脂,其用油一般為選擇性氫化豆油,這種氫化豆油具有奶香風味及口感,缺點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當然,現在有些奶茶廠家為了降低配方成本或避免反式脂肪酸風險,選擇不含氫化豆油的粉末油脂,這樣就會影響奶茶香味。因此,尋求替代氫化豆油的油脂新品種,使其既具有氫化豆油的奶香味,且又少含反式脂肪酸,是產品開發的一個新方向。
粉末油脂是一種新型的油脂制品,與普通油脂一樣,它具有提供能量、改善食品的風味和口感、防止老化等作用。不同的是,它還解決了傳統油脂的貯藏、包裝、運輸及使用上的諸多不便以及容易造成容器和加工機械清洗困難等缺陷。粉末油脂的出現為食品工業向著方便化、營養化和功能化發展提供了取用方便、性質穩定且營養價值高的優質原料。
媒體和消費者常稱粉末油脂為植脂末,實際上這二者有一定的區別。植脂末被定義成是以精煉植物油、麥芽糖漿、葡萄糖漿、麥芽糊精為主要原料,添加酪蛋白等適量輔料經混合、乳化、殺菌、均質、噴霧干燥而制成并用于食品配料的粉末。從其定義可以看出,植脂末事實上是粉末油脂產品中一個大類,即其所用的油脂僅限于食用植物油(也包括食用氫化植物油)。通俗地說,植脂末即是“粉末狀的植物油脂”,上述粉末豬油、粉末牛油、粉末魚油等粉末油脂產品,顯然是不宜稱為植脂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