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現代化不斷提升的歷史。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和農業大國,在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上,實現中國糧食安全應該是國家現代化的核心目標之一。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協同發展的關系,是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從我國現代化發展過程來看,不同歷史階段的糧食安全問題決定了農業現代化在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性排序。當前,工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優先發展的目標,其次應該是農業現代化,再是國防現代化、信息化、城鎮化等。工業現代化為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信息化和城鎮化提供強大的物質和科技支撐。
農業現代化是各種現代化的基礎,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糧食安全,何談其他現代化。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人口發展對糧食的需求;二是氣候災害影響的糧食安全;三是工業現代化對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即工業對農業的反哺。
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落實主要取決于人口和糧食供需矛盾,如果糧食歉收,糧食安全問題突出,農業現代化受到的重視度就越高;如果糧食豐收,糧食安全暫時有一定的保障,農業現代化的重視度就相對較少。但從長遠來看,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隨著人口增加,耕地面積減少,中國糧食安全問題是個永久的問題。因此,中國農業現代化應該是一個長期的目標,要在有限的水土等資源條件下,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必須靠科技支撐,發展現代農業。
從歷史發展歷程來看,1962年在八屆十中全會提出的“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建設總方針還是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的。
從人類生存和發展基本要求看,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中國是人口大國和農業大國,糧食安全應成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終極目標。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
因此,中國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當前和未來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應該是繼續加大農業機械化、高水效農業現代化和生物技術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以保障中國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中國糧食安全的終極目標。中國要在首先實現農業機械化、農業水利化、農業化學化、農業電氣化的基礎上,還要向農業標準化、農業工業化、農業商品化、農業信息化、農業綠色無污染化,農業城鎮化,農業區域特色化,農業國際化等方向發展,才能真正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模式。
根據國內外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現代農業應該包括兩個重要內容:一方面是以生物技術為基礎和核心;另一方面是以動力裝備現代農業為兩翼。如何將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緊密結合,是我國未來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國種業落后于國外,要加強種業現代化,加強生物技術型農業發展是我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總之,中國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業現代化又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中國人口、資源、環境和糧食安全的矛盾越來越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農業現代化任重道遠。農業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的短板,還需要我們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及科技的發展態勢,作出科學的決策,以在不同的地區發展不同的現代農業模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決定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具體模式。但不管怎樣,在科技促進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將永遠是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終極目標。
農業商業模式涵蓋各個層面,除了產業鏈擴張模式外,《中國現代農業商業模式與產業鏈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前瞻》指出,農業渠道建立模式、營銷與推廣模式、農業資本運作模式等均是現代農業商業模式的重要層面,只有各類模式有效融合、協同發展,現代農業才能實現真正增效。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