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山東省德州市農業局組織專家實打驗收,該市臨邑縣德平鎮富民家庭農場主魏德東的小麥10畝高產攻關田畝產達到675.8公斤,榮獲德州市“勝利杯”小麥糧王稱號。作為全國勞模、全國種糧大戶,這名43歲的魯西北漢子不是第一次“封王”,2011年,他就曾以玉米畝產973.4公斤、小麥717.8公斤的成績問鼎“山東糧王”。
一樣的黃土地,一樣的黃河水,魏德東是怎么做到“稱王稱霸”的呢?下一步又有何新的打算?不久前,記者進行了采訪。
實用新技術開路
“今年我用了適宜高肥水種植的良星77小麥品種,既抗倒伏又抗病,增產潛力大;實行精量播種,每畝播種量為10公斤,深度3厘米;播種時畝施毒餅10~15公斤,均勻撒在垡頭以防治地下害蟲。”一說起如何種糧,這個敦厚的“老把式”說得頭頭是道。
他精耕細作的程度遠不止于此。在市縣農業局農技人員指導下,魏德東不斷引進農業先進技術,采用適合本地土壤、氣候的科學種植技術,從整地、選種、種子處理到播種、灌水、病蟲害防治等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方法進行管理。
為了在本次小麥“糧王大賽”上取得好成績,魏德東就采用了土地深松、寬幅精播、澆好越冬水等一系列實用新技術。
配方施肥當家
“我從2008年開始,每年注重加大有機肥投入,在每年秸稈還田的基礎上,畝施經過漚制腐熟的牛糞圈肥5方。”魏德東說。有機肥的長期施用,大大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據專家測定,魏德東的10畝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在1.8%以上。
為提高土壤肥力,合理使用肥料,魏德東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一直采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此基礎上,2014年6月,魏德東又建成德州市供銷社勝利農資配肥站。由勝利農資公司配備設備、提供原料并進行生產技術指導,按照市農業局土肥站提供的配方比例投料生產的配方肥,成本比市場上的成品肥價格還低,既經濟實惠又環保、高效。
“這種科學配方施肥,充分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為提高小麥單產起到了重要作用。”德州市農技站站長李令偉說。
共同富裕為本
“一個人富了不算富。”魏德東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為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魏德東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家庭農場——富民農場,并領頭創辦了臨邑縣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有700多農戶入社,合作社實現了“六統一”服務(統一供種、統一團購農資、統一種植模式、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機械作業、統一銷售農產品),富民合作社還被評為全國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與法國羅蓋特公司簽訂了糯玉米種植訂單,回收價每斤比市場價高0.2元左右,此傳統種植畝效益增加300~400元。
魏德東還在全鎮選出50個科技示范村,每村配備一名科技信息員,組建了農業技術信息發布平臺,以手機短信形式定期把一些農業技術和信息及時發放到各村信息員和種植大戶手中,深受農民歡迎。
夏收夏播剛過,魏德東又忙著和勝利農資一起,引入電子商務,嘗試農資下鄉、農產品進城的網上供銷。
“有了黨的好政策,有了各級領導的支持,我要繼續種好糧,多打糧,爭取向全國糧王沖刺。”望著綠油油的玉米苗,魏德東信心滿滿。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