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徽部分地區午季小麥在成熟收割期遭遇陰雨天氣,導致不完善粒比重偏高,達不到國家關于托市小麥收購不完善粒比例不超過10%的最低標準。記者近日在安徽省阜南縣采訪時了解到,該縣今年共收獲小麥41萬噸,截至目前仍有30余萬噸小麥在麥農和糧食經紀人手中,全縣70%的小麥陷入滯銷。據該縣糧食局負責人介紹,今年阜南縣90%以上的小麥質量達不到國家最低收購標準,主要問題是小麥不完善粒比率超標,目前該縣正積極聯系食品加工企業收購,但收效甚微。
農民手里的麥子賣不出去,糧站的日子也不好過。阜陽市穎東區插花鎮潁東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寧光鋒介紹,該庫今年計劃收購小麥2.2萬噸,但截至目前僅有4900噸入庫,很多農民大老遠將糧食拉到糧庫卻被退回,而往年這個時候小麥收購已全部完成。
針對部分地區小麥不完善粒比例偏高的問題,安徽省政府辦公廳曾在6月中旬發出緊急通知,對農民出售不完善粒超標的小麥,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提供篩選服務,經整理達標后及時收購入庫。但由于今年小麥不完善粒比率超標嚴重,大量小麥即使經過篩選,也很難達到入庫標準,導致小麥收購進展依舊緩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存放在農民手中的小麥會出現受潮、發霉等情況,如不盡快收購,麥質會進一步下降。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