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淪為商戰武器,商業利益讓政府糾結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7-27 15:30:30
政府展開“轉基因”輿情調查利益集團隱現
自從農業部為三種轉基因大豆開出安全證書,允許進入中國市場,以及轉基因致癌說出現,一石激起千層浪,轉基因成為了社會輿論熱點。
記者獲悉,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逐一走訪轉基因大豆油的主要品牌福臨門、金龍魚等,展開輿情調查,根據這一輿情調查結果,政府將展開轉基因的知識傳播等工作。
其實,轉基因問題早已成為食用油行業內商戰的“工具”,每當節日或銷售旺季,各種利用手機短信、網絡傳播的轉基因有害便會“排山倒海”般地出現,花生油品牌、進口大豆油品牌、國產大豆油紛紛“登臺獻藝”,呈現一片亂戰。
轉基因淪為商戰武器
利用轉基因問題攻擊商業對手,在大豆主要消費領域食用油行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與轉基因食用油對立的有兩大陣營——花生油和黑龍江非轉基因大豆油。
2010年9月,任職于北京贊伯營銷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的郭成林在數個網絡論壇和自己的博客上發布題為《金龍魚,一條禍國殃民的魚》,指金龍魚的食用油產品使用轉基因作物,嚴重危害健康,會致人喪失生育能力,并使用“斷子絕孫”等表達。
而在此前1個月,郭成林所在的贊伯公司剛與金龍魚的競爭對手山東魯花集團簽訂商業協議,為魯花的食用油產品提供整合營銷服務,該項目正是由郭成林負責。根據判決書中的陳述,贊伯的服務費用為180萬元,魯花已支付了其中100萬元。
金龍魚食用油的生產商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向深圳警方報案,郭成林于當年10月23日被刑事拘留,最終被判損害商品聲譽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多年來,金龍魚與魯花的競爭非常激烈,兩者針鋒相對的市場并非是小包裝油的零售市場,而是每年下半年銷售旺季的集體采購市場,也被稱作團購市場,即大量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大批量地采購用于福利的食用油,其市場規模可達到千萬元。在這一食用油團購市場,幾乎只有金龍魚和魯花兩個品牌占有最強勢的優勢。
“每到旺季的時候,我的手機、微博和網絡論壇上,就會接到短信,看到網貼,說金龍魚食用油是轉基因產品,食用會出現健康問題。”金龍魚深圳一位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
“我們也不好說是誰干的,但是,我們確實在團購市場的份額下降非常快。”上述人士表示。
而花生油原料取自花生,不存在轉基因的問題。
除此以外,來自黑龍江的國產大豆企業也攻擊過轉基因大豆的使用企業,甚至稱同樣生產轉基因大豆油的中糧集團福臨門為“賣國賊”。我國非轉基因的大豆主要產自黑龍江,轉基因大豆全部是進口。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不久前就語出驚人,“轉基因大豆或致癌。”
記者注意到,黑龍江省大豆協會主要會員單位基本使用的是非轉基因大豆。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趨勢是種植面積逐年減少。
商業利益讓政府糾結
實際上,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種業完全掌握在國外企業孟山都和杜邦集團的手中。
國際轉基因種業公司孟山都在發給記者的資料中顯示,中國農業部為三種轉基因大豆開出安全證書,其中一種將被孟山都推廣種植在巴西。
因為中國沒有開放轉基因的種業,孟山都駐中國公司一直處于不瘟不火的銷售狀態,在其中國區CEO的采訪中,孟山都自己就提出,問題敏感度不設限,其CEO也明確表示:“期待中國開放市場,未來只有轉基因才能夠解決世界糧食危機的問題。”
一家大型外資壓榨企業的高層向記者表示:“在轉基因的問題上,中國政府也面臨著非常困難的局面。”
中國耕地資源有限,應該盡可能地用來種糧食,而不是大豆這樣的非重要的、可替代的糧食品種。而一旦進口,就只有轉基因大豆一種選擇。”
除了耕地的困難問題外,“中國的轉基因技術很不成熟,因此,種植轉基因大豆,其種業就要全部被國外壟斷,這也是政府不愿意敞開種植的原因。”
央企中儲糧既收儲轉基因大豆,也收儲非轉基因大豆,其油脂公司副總王慶榮表示:“現在社會上對轉基因問題還停留在霧里看花階段,更多的情緒是對整個食品安全問題的恐懼。只能說,在一級大豆油中,已經找不到轉基因因子。”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吉萍是國內唯一獲得美國和歐盟機構授權的非轉基因產品認證專家,“現在,在國外,非轉基因產品能夠賣更高的價格。只是在國內,我們食用糕點的發酵菌中也都是轉基因的,轉基因已經無處不在,不用特別恐慌。”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逐一走訪轉基因大豆油的主要品牌福臨門、金龍魚等,展開輿情調查,根據這一輿情調查結果,政府將展開轉基因的知識傳播等工作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