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有規律
社員想看行情先儲后賣
2012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劉茂華就盤算著自己建個倉庫幫助社員儲糧。但是,由于缺少資金和土地,建糧食倉庫的想法就一拖再拖。
合作社一時半會建不了倉庫,不如租別人的倉庫用,去年劉茂華想到這個法子。劉茂華介紹,他通過走訪當地幾家收糧大戶了解到,雖然租庫有困難但也不是不行。
“當地收糧大戶王之亮手里還有一些剩余倉庫。”今年,劉茂華了解到這個信息后主動出擊,終于和王之亮達成協議,租到了剩余的部分倉庫。
和“糧庫”簽訂協議,
合作社出部分資金
華信農糧合作社實施的“租庫存糧”借鑒“糧食銀行”的經營理念,針對合作社的小麥,在保證“糧權不變”的前提下,合作社和王之亮簽訂協議,確定“利潤分成、免費存儲”的模式。
“根據糧食市場變化,我們兩方共同協商確定銷售計劃,簽訂銷售合同,利潤共享、風險共擔。”王之亮認為,華信農糧合作社糧食種植面積500余畝,每年的儲糧量很大;另外,這種方式也降低了他的經營成本和壓力,如果糧食價格下降,合作社還能承擔一部分資金。社員按照自愿的原則一次性或分批次將糧食以合作社的名義進庫儲存,以市場當日收購價格為基礎價,確定存儲期限,社員領取“儲糧單”。
由于糧權不變,社員租庫的糧食可選擇“隨行就市”,結算價以農戶提出結算當日價格為依據。“合作社收到社員結算申請后,制定銷售計劃,待銷售后以現金結清糧款,社員象征性地上繳一定的倉儲保管費。”劉茂華說。
據了解,預計華信農糧合作社今年將存儲5萬余斤小麥,按照利潤分成原則,社員今年能多收入近2.5萬元,實現了糧食保值增值。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