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收購高峰時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董事長解學智一行來到中原糧倉———河南省,進糧庫問小麥收購,到企業看支農項目,聽得認真,看得仔細,問得細致。
6月26日上午,解學智在河南省副省長王鐵的陪同下,首先來到漯河市軍糧供應有限公司的收購現場。
臨潁縣杜曲鎮的農戶宋三的一車小麥正在通過傳送帶卸糧入庫。宋三介紹說:“家里今年種了將近200畝小麥,現在已經基本賣完,價格在1.18~1.2元/斤。”解學智一邊詢問該庫今年小麥最低價收購的收購情況,一邊從傳送帶上抓起一把小麥,仔細觀看品質,并將幾顆麥粒放入口中輕咬,以辨識其水分。
農發行河南省分行行長趙富洲對糧油市場報記者說:“自6月1日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預案以來,河南省分行堅持在不“打白條”的前提下防控風險,全力以赴打好夏收這場‘硬仗’。”目前河南省分行已對99家企業發放收購貸款46.37億元,收購小麥25.81億斤。其中,政策性收購貸款22.01億元,收購小麥10.89億斤;市場化收購貸款24.35億元,收購小麥14.92億斤。
漯河市糧食局局長彭建平介紹了漯河市今年夏糧小麥收購情況。 彭建平表示,漯河市今年小麥再獲豐收,但在6月初小麥收獲初期連續3天降雨,隨后氣溫急劇升高,導致很多小麥機收后出現不完善粒超標的現象,最低價收購庫點無法收購入庫。目前整個地區僅有20%的小麥收購入庫,農戶和糧食經紀人預計還各有40%的余糧。
隨后,解學智來到糧庫的糧食品質檢測中心,饒有興致地詢問了檢驗員從扦樣到品質最終確定的全過程,包括水分、容重、不完善粒測定等多項指標。
解學智表示,對于農戶來說,檢驗員決定著農戶入庫糧的等級,手中權力很大,希望檢驗員能夠切實把好糧食入庫這一關。
在糧庫財務室,解學智仔細了解了農發行收購資金的到位方式和結算情況,細致查看了近期的糧食收購入庫憑證,并對糧庫通過網銀支付農戶賣糧款的方式表示贊賞。
作為“建設新農村”的政策性銀行,農發行改革方案經國務院批準后,如何加速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找出一條政策性銀行支持土地流轉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新路徑,是解學智在調研中非常關切的現實課題。
在河南匯農土地流轉發展有 限公司,墻上掛著的一塊臨潁縣土地銀行的標志牌,引起了解學智的濃厚興趣。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臨潁縣“土地銀行”以開展農村土地“存入”和“貸出”為主體業務,兼具融資服務、農機作業、土地整治、復墾等多項功能。“土地銀行”目前已經完成土地流轉近3萬畝,在該縣土地確權認證完成之后,今年的目標是完成超過20萬畝的流轉規模。
農發行河南省分行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為抵押,向臨潁“土地銀行”發放了首筆1300萬元貸款,用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極大地激發了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發展現代農業的熱情。
解學智對“土地銀行”創新土地經營流轉模式的做法表達了贊賞,在詳細了解其運作模式之后,對如何解決完善平臺服務功能和實現財務可持續發展兩者之間的有關細節,與王鐵副省長和公司負責人做了深入的探討和溝通。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