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更可持續的保障之基在于惠農政策的強力支持。今年正是得益于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各級農業部門上下聯動,細化實施方案、落實關鍵措施,多次派出專家組指導夏糧生產,確保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才能在多重挑戰下再次取得夏糧豐收的喜人成績。夏糧豐收的實踐充分說明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糧食能夠持續獲得豐收的基礎保障,任何時候這個基礎絕不能動搖。未來要始終堅持不斷加大對糧食發展的扶持力度,釋放更多政策紅利,發揮好財政政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更好地調動地方政府抓糧、農民群眾種糧、科技人員興糧的積極性,有效整合配置糧食生產種植涉及到的資金、資源、人力和物力,綜合施策,形成合力,以更精準的導向和更強勁的號召力帶動糧食生產。
豐收更可持續的路徑導航在于綠色增產模式的持續引領。今年的夏糧生產,增產理念、效益理念、綠色理念貫穿始終。各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技為先、生態為重,以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為重點,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農機與農藝相融合、生產與生態相協調,集成推廣高產穩產、節本增效、綠色環保的技術模式,促進了夏糧的持續豐收。“綠色”增產的實踐說明,一旦把綠色增產的理念與夏糧生產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就會迸發出強勁而可持續的糧食生產動力,我們完全可以走出一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的糧食發展道路。在今后的糧食生產實踐中,要牢牢樹立“綠色”增產的理念,把“綠色”增產作為未來穩糧增收的重要方向,加大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的創新力度和試點范圍,加速推進綠色增產模式的重點行動,不斷挖掘糧食持續豐收的“綠色”潛力。
豐收更可持續的動力之源在科技升級的核心支撐。高點爬坡,更需要強勁持久的動力;高位護盤,更需要高產高效的科技貢獻。突破技術瓶頸需要科技,推進節水、節肥、節藥需要科技,開展綠色增產模式也需要科技,今年的夏糧豐收,科技的貢獻作用得到充分證明。未來要始終把加大科技攻關作為推動糧食增產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加大糧食綠色增產模式的科技攻關,鼓勵科研機構、企業、新型種糧主體聯合開展研發,開發出更多更適合當地的糧食增產的技術集成,讓新型種糧主體成為應用先進種糧技術的領跑者,有效帶動糧食生產整個過程的現代化升級改造,朝著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信息化、綠色化的增產方向穩步邁進。
不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喜悅。糧食豐收讓人喜,而今年夏糧更經濟、更“綠色”、更可持續的增產實踐則又平添了勇攀糧食高峰的信心和動力。實踐證明,政策保障到位、發展路徑清晰、科技持續發力,就一定能不斷突破糧食生產的挑戰和制約,取得一個又一個豐收。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策精神,用可持續的增產理念引領今后的糧食生產實踐,全力奪取糧食豐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夯實糧穩之基。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