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胚原理,軋坯時,油料受到軋坯機軋輥施加的機械外力作用,由粒狀變為片狀。軋輥對料粒施加外力的形式和大小是由軋輥的形式及兩輥間的圓周速度決定的。
1、光面輥的輾軋作用:
軋坯機工作時,被軋物料的粒子從軋坯機的喂料斗落入兩軋輥之間的空隙,受到物料與輥面之間的摩擦力作用被拉入和順次通過軋輥中心線的工作縫隙,在此過程中,物料受到軋輥施加的機械碾壓作用而發生變形,成為薄的胚片。軋輥對料粒輾軋作用的程度,隨兩個軋輥圓周速度的比值而變化。如果兩個軋輥的圓周速度相同,則物料在工作縫隙中只受到擠壓作用,產生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而形成薄片;如果兩個軋輥的圓周速度不同,物料不僅受到擠壓作用,而且還受到搓碾和剪切作用。這時物料粒子的兩邊分別受到以不同速度運動的輥面的磨擦力作用,使料粒內部在某一平面或某些平面發生了位移。兩輥圓周速度的差異愈大,粒子受到的剪切作用和搓碾作用愈強烈,粉碎的粒子也愈多。當物料通過兩輥之間距離最小處以后,軋輥工作面對物料的作用就停止了,物料與輥面脫離了接觸,落入軋坯機下部被送走或進入下一對軋輥的縫隙中。
2、帶槽輥的輾軋作用
如果軋輥表面帶有槽紋,輾軋的機理就比上述情況復雜的多,因為這時出現了槽紋對物料產生的多種力的作用。所謂槽紋,是指在軋輥表1-面加工成許多溝槽時所形成的凸出部分。槽紋對軋輥軸線有一定的斜度,并具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其截面形狀有銳角、圓角或梯形等幾種。槽紋的形狀、角度、傾斜度和密度等,對軋輥給予被軋物料的作用會產生重大影響。
當一對軋輥以相同的圓周速度旋轉時,輥面上對稱的槽紋尖端對于被軋物料產生了劈裂和擠壓作用。槽紋尖端嵌入物料粒子而產生彈性和塑性變形。槽紋對粒子的壓力與槽紋的高度、尖端的角度有關。槽紋越高,尖端的角度越大,對粒子的壓力也就越大。
當兩軋輥以不同的圓周速度旋轉時,兩軋輥面上的槽紋作相對運動,對于其中的物料粒子來說,就好像慢輥上的槽紋起阻止粒子向下運動的作用,而快輥上的槽紋對粒子產生了剪切力和沖擊作用。在輾軋范圍以內,料粒除了在兩輥之間受到擠壓作用外,運動著的槽紋還會使被它所切裂的部分從粒子上脫離下來。被軋粒子在槽紋作用下所受到的剪切、沖擊作用力的大小,是隨著軋輥的直徑、快慢輥的轉速比、軋輥圓周上單位長度內的槽紋數量和被軋粒子直徑的增大及軋輥間隙的減小而增大的。
實際上,用于油料軋胚的軋輥并不是采用上述形式的帶槽輥,通常是使輥面上局部帶有齒槽的槽紋輥,以便輥子吃料并起一定的破碎作用。
以上是我們整理的軋胚原理,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