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財苑)認為,年初至今的寬松政策與各種下行壓力之前仍處于拉鋸狀態。首先,基建投資面臨的最大障礙不是項目審批、而是融資,但迄今為止尚未看到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力度有效增大。其次,雖然利率近期有所回落,但名義和實際融資成本依然偏高,繼續拖累企業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
因此,汪濤認為,為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和償債負擔,央行應再降息25個基點。
第三,房地產建設活動深度下跌、外需不穩正對工業生產帶來越來越大的拖累,需要基建投資相應地加大力度、提供緩沖。
“我們預計決策層仍將維持寬松的政策基調,政策著力點仍放在基建投資和貨幣寬松上。”汪濤稱。
至于未來三季度的經濟走勢,瑞銀方面預計有望出現更明顯地反彈。
具體而言,政策性銀行有能力、也有空間加大對重點基建項目的信貸支持。我們預計今年決策層將擴大PSL規模、國開行新增貸款規納能達1.5萬億。
此外,雖然前期進展較慢,但最近中央各部委相繼發文推進PPP模式、并放松了地方平臺融資限制,這有望最終釋放地方政府的投資和信貸需求(雖然這些活動未來會劃在“企業部門”名下)。
“以上政策措施的效果最終將反映在銀行新增貸款、尤其是與基建投資緊密相關的企業中長期貸款上。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投資者應重點關注這一指標。”汪濤稱。
瑞銀方面表示,在政策推動下,我們預計三季度實體經濟環比勢頭有望更明顯地好轉。但考慮到政策效果的可持續性有限,無法完全抵消房地產持續下滑和外需乏力的拖累,我們維持全年6.8%的GDP增速預測不變。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