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為主 “鎖短放長”
本周二(6月2日),央行公開市場例行操作繼續暫停,為4月20日全面降準之后的連續第十三次。
市場人士表示,本次央行在公開市場保持緘默,向市場傳遞出中性偏暖信號。一方面,盡管本周有中國核電大盤股發行,但當前貨幣市場資金面仍非常寬松,實在沒有重啟逆回購的必要;另一方面,上周坊間傳出央行向部分大行進行定向正回購的消息,雖然市場多數認為此舉并非意味著貨幣政策收緊,但仍給市場心理帶來了一定沖擊,而本周公開市場正回購并未露面,無疑給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與此同時,自上周以來,一種新的貨幣政策調控模式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即以定向工具為依托的流動性“鎖短放長”操作。繼上周傳出央行向部分大行開展定向正回購操作的消息后,本周初又有消息稱,央行針對特定銀行開展了PSL操作并調低了操作利率。由于上周定向正回購操作的期限均不超過1個月,而據稱本次PSL操作的期限長達3年,兩項操作相結合,充分彰顯出央行暫時回收短期過剩資金,同時釋放長期限、低成本流動性的政策意圖。
對于上述“鎖短放長”操作,分析觀點認為,從總量上看,整體流動性規模因“有收有放”而不會出現明顯變化,這一調控模式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有利于壓低長期利率,從而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而對于“鎖短放長”中的淡化公開市場操作、側重定向工具,分析人士認為,一是,央行上周進行定向正回購是順應部分大行的請求,并無主動全面回籠短期過剩流動性的意圖;二是,雖然目前有投放長期基礎貨幣的需求,但前些年在外匯占款快速增長背景下,公開市場操作主要以回籠對沖為主,缺少投放長期基礎貨幣的工具(此前最長期限的主動投放工具僅為28天期逆回購操作),對PSL、再貸款等工具的運用順理成章;三是,通過PSL等工具定向投放,可以將資金更加直接地注入實體經濟。
降成本任重道遠
4月份降準之后,銀行超儲率接近4%,隔夜回購利率長期運行在1%的低位附近,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可謂是“水漫金山”。與此同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反而在5月份出現了明顯反彈,回升到了3.64%附近。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資本市場的標桿利率,10年期國債利率回升意味著長期企業債利率、長期貸款利率都會因此受到制約,意味著近年來管理層再三強調的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可能就此遇阻。
對于貨幣市場短期資金泛濫的同時,10年期國債利率的不降反升,市場人士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萬億地方債供給施壓;二是,當前貨幣市場充斥的都是短期流動性,而由于外匯占款下降導致基礎貨幣增長有限,銀行體系缺乏長期限、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因此市場對于流動性長期寬松的信心不足,不愿意配置長期債券。
央行實施“鎖短放長”操作,特別是PSL操作的價跌量增,無疑提振了市場對于長期資金面的樂觀預期,同時也提升了市場對長期利率下行的信心。從債券市場反應看,隨著PSL傳聞的發酵,周二債券期現貨市場雙雙上漲,銀行間10年期國債中債收益率較周一下行了5BP至3.59%。
就下一步的貨幣政策而言,此間機構普遍認為,二季度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仍大,基建對經濟起到的拉動作用正在邊際減弱,貨幣政策仍需寬松,未來貨幣調控將更注重引導中長端利率下行,真正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具體來看,考慮到4月降準后貨幣市場流動性仍極度充裕,短期內再次全面降準的概率較小,而考慮到PSL兼備基礎貨幣投放和價格引導雙重功能,且定向PSL附帶的條件能夠使資金更精準地投向實體經濟領域,未來進一步的PSL仍值得期待。此外,海通證券等機構指出,降息依然有利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未來隨著銀行負債成本下降,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將被打開。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