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豬肉價格繼續穩中上漲,仔豬和繁育母豬價格延續之前的增長態勢:仔豬價格從一月份的9元/斤漲至本周的15元/斤的高位,而繁育母豬的價格也從1350元/頭左右漲到了1600元/頭左右。價格的不斷上行刺激了仔豬和繁育母豬在市場上的交易頻率,而多數生豬貿易商對補欄困難地區進行跨地域收售的操作,使部分地區出現了種豬銷售一空的現象。
隨著仔豬和繁育母豬的頻繁交易遷移,湖北、安徽等地養殖場和生豬交易市場進行了一定量的補欄,飼料廠需求就此略有增大,這似乎是飼料廠增加生產的信號,但整個市場交易過程是需要我們冷靜分析的。
交易動機上看不盲目增加存欄。2月末3月初豬肉價格觸底反彈前,生豬需求連續16個月受到諸如“瘦肉精”、“病豬肉”等相關負面新聞炒作影響而持續走低,導致部分養殖場難以承壓而倒閉,勉強維持經營的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也不高,生豬出欄量少,飼料的下游需求也一直處于低位。而近期豬肉價格大幅度反彈刺激了養殖戶生豬出欄的積極性,但是這并不能刺激其補欄的積極性,因為近期生豬價格的上漲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豬肉需求回暖,而生豬出欄率低造成了“物以稀為貴”的市場現象。這給仔豬以及繁育母豬的交易帶來了強有力的提振影響,若此時養殖戶大量補欄則生豬價格上漲速度將會受到一定的抑制,這不是養殖戶們愿意看到的,相信短期內他們寧愿將價格定在高位而降低經營風險也不會盲目的增加養殖場存欄數量,重演2013年豬肉價格一路下行的悲劇。
區域性貿易上看沒有實質的補欄動作。湖北、湖南、山東等部分地區飼料用量增加,是由于仔豬和繁育母豬跨地域貿易而導致當地整體生豬數量上升,而這種生豬數量上升實際上是區域性貿易遷移導致的暫時性現象。據中國農業部4月份數據統計顯示,仔豬與繁育母豬的存欄量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4%以及14.9%,養殖戶并沒有實質的補欄動作,一旦生豬通過遷移性交易離開本地市場,飼料廠貿然擴大原料進購或者擴大產量,可能給自身生產帶來相當的壓力。
原料的近期變化來看,后市豆粕的持續走弱。近期全國玉米價格相對穩定,而豆粕價格一路下行,短短的20天之內較去年同比下降了近20%,其市場價格下行底線仍不明朗,本網預測豆粕仍有繼續下行的空間,雖然豆粕的價格下行讓飼料生產成本有所降低,但是飼料價格也將受其影響而有一定的下行調整,如果增加其采購量,而后市豆粕的持續走弱,則將有可能對飼料廠造成一定的損失。
政策性因素及非確定性因素來看,可能對生豬飼養造成減弱影響。2015年5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官方網站發表了《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5年生豬屠宰環節“瘦肉精”監督檢測工作的通知》,對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三種“瘦肉精”類物質加大了監測力度,并對病豬處理以及環保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于中小養殖企業無疑也是一種考驗,雖然這對養殖業生產規范化以及產業整合起到了推動作用,但這也可能對生豬飼養量造成一定減弱影響。
“2013年黃浦江死豬事件”、“2014年瘦肉精以及生豬注水事件”才剛剛過去,這些新聞媒體的相關報道對豬肉供需以及價格的變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是不可控的因素,因為沒人會知道什么時候會有負面新聞引起新一輪的生豬價格風暴。
綜上所述:飼料廠企業應該冷靜看清形勢,雖然豬肉價格上漲以及飼料原料的價格下跌為養殖場提供了看似非常利好的發展空間,但是結合市場規律仔細進行市場行情調查,并認清近期市場動態成因,從而決定自身生產計劃調整是非常重要的,切勿盲目跟風迅速擴大產量或者原料庫存,給后期生產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