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懷寧縣黃墩鎮黃墩村村民劉杰正忙著將剛收割完,還帶著濕氣的3700公斤稻谷運到該村種糧大戶徐福運的農場里。“農場里有大型烘干機可以將稻谷烘干,這樣即使遇上下雨天,稻谷也不會發霉了。”劉杰說。
在懷寧縣,目前已經有不少種糧大戶購買了烘干機,使得當地農民即使在收割水稻時遇到連續多日的陰雨天氣,也不為晾曬稻谷犯愁了。
“有天無地曬、有地無天曬”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種地的農民。徐福運通過土地流轉種了2000多畝水稻和小麥。不過在2013年以前,晾曬稻谷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徐福運說,早稻收割,稻谷的水分含量較高,加上雨水多,稻谷易發芽霉爛。天氣晴好時,要一邊收割一邊曬谷,曬干稻谷需要幾天的時間,更讓人心煩的是沒有大型曬谷場。“2010年,我的稻谷和小麥因為沒有地方曬干,導致霉變,直接經濟損失有40多萬元。”
2012年,徐福運投資240萬購買了兩臺大型的烘干機,在2013年的連續陰雨天氣中派上了用場。一臺大型烘干機平均每天能烘干糧食50噸。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晾曬稻谷,不僅受到場地的限制,還要請人幫忙晾曬。一般曬干需要3天,人工費是1角錢/公斤,50噸稻谷要花費5000元。而現在的機器烘干費用是6分錢/公斤,50噸稻谷的烘干費是3000元,成本比以前降低2000元。“還有,以前在場地曬稻谷,因為雞鴨啄食,浪費很大。現在改用機器烘干之后,就不用擔心這個了”老徐說。
黃墩鎮蔣嶺村村民胡祖志說:“烘干機能將稻子的水分完全烘干,比自然曬干要快要好。”今年他把收割的30多噸稻谷,全部拉到了徐福運的農場,用烘干機烘干,“再也不用擔心稻谷因為無法晾曬而發霉了。”
懷寧縣農委主任錢時平說:“谷物烘干設備的使用,一方面省工節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強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糧食安全。目前我縣主要是引導徐福運這樣的種糧大戶購買烘干機解決稻谷烘干難題,希望通過他們來帶動農戶自覺自愿使用。”
該縣農機局負責人鄭久漢介紹,為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解決農民尤其是種糧大戶的谷物晾曬難題,在國家農機政策補貼的基礎上,他們還在機器選型、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等方面對種糧大戶購買烘干機給予大力支持。
“去年我購買的兩臺烘干機,政府補貼了7萬元。”徐福運告訴記者,“我認識的一些種糧大戶還可以通過政府建立的融資平臺貸款購買烘干機。”
記者在途經懷寧縣黃墩鎮、馬廟鎮等鄉鎮時,發現只有極少的農戶在晾曬著一些稻谷,并且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居民說,曬這些稻谷只是供家畜食用,其余的都送到有烘干機的家庭農場去了。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