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無地曬、有地無天曬”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種地的農民。湖口縣馬影鎮西橋村農民戚金棟,通過土地流轉種了300多畝水稻。2013年前,早稻收割常遇陰雨天氣,老戚為此煩透了。他說,早稻收割期間,稻谷水分含量較高,加上雨水多,稻谷易發芽霉爛。天氣晴好時,一邊要收割一邊曬谷,曬干稻谷需要3天時間,煩人的是沒有大型曬谷場,無奈只好曬在道路上。
據了解,收割后的稻谷通常水分較高,不利于長期儲存,如不曬干水分,極易引起糧食霉變。因此,新收獲的糧食一定要通過晾曬、通風或干燥等方式,降低糧食水分。
去年5月,戚金棟從農業部門聽說購買稻谷烘干機可享優惠,于是他從縣城買回了一臺谷物烘干機。今年早稻收割中,湖口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氣,谷物烘干機派上了用場,一臺烘干機每天可烘干5000公斤稻谷。老戚說,烘干機使用成本低,每天也就花費80元左右。
從這以后,即使晴天,戚金棟也用烘干機烘干稻谷。老戚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晾曬5000公斤稻谷,需要雇請兩個人,每人每天工資150元,需3天才能晾干,工錢需要900元。而烘干機一天就可完成,也就花費80元左右。
現在已經有不少種糧大戶購買了大型或小型稻谷烘干機。他們在收割時遇到連續多日的陰雨天氣,也不為晾曬稻谷犯愁了。即使大晴天,種糧大戶也不愿意往路邊曬糧,畢竟選擇烘干這種方法成本低,也不容易造成浪費。
據了解,盡管傳統的自然晾曬費時費力,還要受天氣、人工、曬場等諸多條件制約,但受成本、利用率等因素限制,我省當前糧食干燥的規模化、機械化發展仍然緩慢,只有少部分種糧大戶使用烘干機。
省農業部門專家認為,隨著土地流轉力度的加大,糧食集中連片種植規模不斷增加,烘干設備的選用可有效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實現省工節本,提高了種植產業化、規?;潭?,確保了糧食安全生產。各地可探索建立糧食烘干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農戶自覺自愿使用。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