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雖有近30多年不斷的探索歷史,已經有50多家生產企業.,但產量都不大,技術含量低,成熟機型不多,產品種類少,而且耗能高, 自動化水平低,缺乏適合農機專業戶、種糧大戶及村組使用的中小型多功能烘干機械。全國現有谷物烘干機械2萬多臺,每年機械烘干谷物僅占全國總產量的1%左右,而世界發達國家機械谷物烘干占總產量的95%左右,可見我國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于谷物生產發展需要。
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制約因素:一是農業勞動力持續增加,全國13億多人口中,8億在農村,絕大多數剩余勞動力在農村,農業剩余勞動力壓力巨大,這無疑對代替勞動力谷物烘干機械增長產生逆向影響;二是農民收人增長緩慢,這樣將直接影響農民農機購買能力;三是農產品進口增加。出口減少,特別表現在加人WTO之后;四是農機扶持政策不到位。同時,還應清醒地看到谷物烘干機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一是谷物烘干機械投資大;二是投資回收周期較長;三是農民產業化經營水平低,社會化大生產組織服務體系和機制遠未形成;四是原糧的含雜率高,水分不均勻,對干燥機械性能質量要求較高。
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小型多功能、多種熱源的機型,要綜合考慮使用經營模式及跨區流動作業為發展方向,使其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熱效率高、生產率高,具有很好的推廣前景。
1)熱源方式選擇。根據當地能源條件盡量選擇多種能源干燥機,如電、柴油、煤油、太陽能和秸稈等。以增加適應性。前3種比較普遍,溫室太陽能干燥系統接近自然干燥狀態,干燥后的糧食味道好,不污染食物和環境,成本低;但系統投資高,受氣候變化影響很大,只適用于光照時間長的地區。
2)根據功能選擇。一機多用,除能烘干糧食外,也能烘干諸如油菜籽、中藥材、食用菌、淀粉等多種農產品,具備殺菌、消毒等多功能;干燥機應具有全自動計算機控制系統,水分檢測、干燥速度、谷物溫度、谷物量、外界氣溫變化對干燥溫度修正、燃燒溫度、定時停機、定水分停機等安全保護控制由計算機完成,這對有效控制谷物品質、品味、爆腰,節能降耗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容量型號選擇。機型大小是由農業生產條件、規模決定的。我國農戶分散、規模小,小型干燥機具有更強的適應性。
建立糧食烘干加工銷售中心。通過農民在完全自愿互利基礎上成立新型農業合作社或專業合作經營組織,由農業合作社統一建立一個或多個糧食烘干加工銷售點,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中心。在商品交換原則的基礎上,以社員或成員獲利為基本宗旨,在合作社內,生產環節是一家一戶經營,相互之間只存在質量競爭,而不存在價格競爭;產前、產后服務,特別是烘干、加工、銷售環節是合作社負責經營,社員按照人會時的承諾把自己的產品全部交給合作社,按統一標準進行機械化篩選、分級、烘干、加工、包裝、銷售,合作社成員一起分擔加工過程的各種費用,然后根據各人售出的情況,共同分享利潤,如果虧損則共同承擔。這種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民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