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產生的一類有毒次生代謝物,存在于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類健康危害突出的一類致癌物。
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黃曲霉毒素毒性強,不易分解,能損傷人的肝臟。臨床表現有胃部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及肝區觸痛等。飲食攝入黃曲霉毒素是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關于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的幾種說法
說法一:花生油中都含有黃曲霉毒素,應避免食用
我們知道,花生在儲藏過程中很易受潮發霉,受到黃曲霉的污染,但這并不意味著花生油就不能食用。其實,只要通過一定的手段去除油中的黃曲霉毒素,使它的含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就可以食用。GB 2761-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規定花生油、玉米油中的黃曲霉毒素B1含量不超過20μg/kg,其他種類食用油的黃曲霉毒素B1含量不超過10μg/kg。
目前我國已有較為成熟的去除油脂中黃曲霉毒素的方法,如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降解法等。只要通過這幾種方法的重復及結合使用就可以很好的去除食用油中的黃曲霉毒素,達到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安全限值水平。但是自榨散裝花生油和一些小作坊生產的瓶裝花生油,由于其加工簡單粗糙,加之花生原料品質不夠好,花生油中的黃曲霉毒素很容易超標。
說法二:茶籽油、橄欖油不含黃曲霉毒素
這幾年茶籽油、橄欖油受到眾人鐘愛,那它們含不含有黃曲霉毒素呢?其實幾乎大部分糧食作物霉變時都可能產生黃曲霉毒素,只是花生較其他糧油作物更容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所以并不是茶籽油、橄欖油就一定不含黃曲霉毒素,但只要經過嚴格的加工處理,生產的食用油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就可以放心食用。
說法三:目前仍沒有完全除去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的方法,應盡量減少食用花生油。
現在還沒有可以完全除去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的方法,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已經可以把黃曲霉毒素的含量降低到0.5μg/kg以下(遠遠低于國家標準規定的10μg/kg),因此不必對黃曲霉毒素過度恐慌。業內有一句玩笑話:“所有拋開劑量來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討論毒素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也應結合毒素的劑量。微量的黃曲霉毒素是可以靠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以及排毒能力排出體外的,而且目前國內的食用油生產加工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將食用油中黃曲霉毒素的含量降低到遠低于國標限量值的水平,因此對于市面上正規渠道流通的食用油(包括花生油),大家放心食用好了。
從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年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情況通報來看,市面上流通的絕大多數食用油都是質量合格的,只有極其少數的食用油檢出黃曲霉毒素超標,且基本都是散裝食用油。所以建議消費者購買食用油時,選擇正規渠道銷售的預包裝食用油,盡量不買散裝食用油,尤其是來路不明的散裝食用油。發現非法生產或銷售食用油的情況,大家要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用法律的武器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