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合肥后花園之稱的安徽省舒城縣,其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北角,占地3.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崛起一座6層高的科技大樓,此建筑設計大方,裝修講究,新穎時尚,這就是安徽省華銀茶油有限公司。
誰能想象,身為公司董事長的魏柱銀,這位事業有成、資產過億的企業家,10多年前,還只是一名普通農民。
摸爬滾打中覓商機
安徽省華銀茶油有限公司以大別山區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油茶籽、茶葉籽為原料,致力進行茶油綜合精深加工和研發。現擁有資產1.7億元,員工106人,是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重點支持的安徽省糧食產業化、農業產業化、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油茶籽油加工企業10強。
像許多沒有背景的民營企業家一樣,草根出身的魏柱銀是靠自己艱苦奮斗完成的資本原始積累。
今年53歲的魏柱銀,出生于舒城縣舒茶鎮溝二口村。為擺脫祖祖輩輩貧窮的命運,中學畢業后,他就踏上外出打工之路。當時,因無一技之長,瓦工、搬運工等什么臟活、重活都干過。一個偶然的機遇,他走上了商業貿易經營。
1995年,與他人合資經營羽絨廠;2000年,為國家重點工程肥東軍用機場供應建材……多年在市場上的摸爬滾打,魏柱銀不但有了些積蓄,還積累了經商經驗,培養出敏銳地眼光。
舒城位于綿綿無際的大別山區,油茶是當地的一種木本油料,油茶樹果實稱為油茶籽,壓榨制成的茶籽油以油酸、亞油酸含量高著稱。被醫學家和營養學家稱為“生命之花”的鋅元素,在茶籽油中的含量是大豆油的10倍。開發茶籽油是解決我國高級營養保健油嚴重短缺矛盾,順應世界食用植物油發展。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魏柱銀發現了商機。2003年9月,他與朋友合伙籌建了安徽省華銀茶油有限公司,走上了一條充滿坎坷、艱辛,也充滿希望的創業之路。
萬事開頭難。回憶起華銀的創業史,魏柱銀感嘆,成立初期可謂困難重重,一波三折。
先是缺技術,試產半年均告失敗,當初合伙的朋友都打起退堂鼓,并勸其放棄,可是魏柱銀卻說,企業好似自己的孩子,怎能輕言放棄?原來,茶籽油生產不同于菜籽油、大豆油等草本植物油,茶籽含有皂素,而皂素的一個顯著特性是易結膠,且在榨油機榨籠內高溫、高濕、高壓的工作環境下完成結膠的時間不足1分鐘,造成榨樘抱死,無法正常生產。
開弓沒有回頭箭。魏柱銀連續近半個月時間吃住在車間,餓了吃袋方便面,困了就在車間打個盹,和企業技術人員及一線工人一起,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現場分析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試榨不成功后拆解榨籠,魏柱銀發現:刮刀的凸齒多半被形成硬塊的榨料折斷,斷齒極易損傷榨機其它部件,從而導致設備故障,甚至于造成全線停產;茶籽料渣的大量碎屑塞在油流出口的榨條間隙中,并與含量充分的皂素混合結為硬塊堵塞油路等是造成設備故障的主要原因。
魏柱銀就像戰場上的指揮員,毅然決定對現有的成熟生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通過改造,有效阻止油料在榨籠內結膠,確保了榨油機正常運轉,終于成功生產出茶籽油。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華銀的茶籽油產品自投放市場以來,深受眾多專家和消費者的好評,先后獲得“第五屆全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全國放心糧油進農村進社區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稱號、有機食品及綠色食品認證、安徽省名牌農產品稱號,“野嶺”牌茶油并列于“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為中國十佳糧油品牌,“野嶺”牌注冊商標榮獲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