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發199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依蘭縣,初三時考入佳木斯千里計算機學院,學習電子商務。2008年畢業后去了北京,打過工、擺過攤兒,日子過得很清苦。幾經周折,他在淘寶網注冊了“小東北農家店”,銷售東北土特產,生活有了起色。
“兒子,別在北京漂了,回來在網上賣大米吧!”2012年,張百發接到了父親張春占催他回琿春的電話。
聽話懂事的張百發聽從了父親的意見,帶著電腦主機、顯示器、小型大米真空包裝機、100個真空包裝袋回到了琿春市板石鎮東興村。
2006年,張百發的父親張春占和母親潘淑波從老家依蘭來到了東興村,承包了30公頃水田,開始種植無公害水稻。在夫妻二人的精心管理下,30公頃水田每年產19萬公斤左右的水稻,加工出12萬公斤左右大米。
張百發回到東興村后,家里花了3萬余元從韓國購買了小型大米加工機器,父親張春占挑起了加工大米的重擔。
“由于廣告等投入,在開始的兩個月里,賠了六七萬,后來接到了一筆訂單,網店才有了起色。半年后,網店有了一些消費者。”張百發說,“那段時間,我開著電動車送大米、進包裝箱,風雨無阻。幾年下來,換了4輛電動車、6個真空包裝機……”
張百發說,2013年,他從黑龍江五常引進了水稻新品種,他家種植的水稻都是這個品種。這樣,能保證大米的質量。“現在正是農忙季節,我父親每天都起早貪黑,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加工不同等級的大米,當天加工,當天發貨。我和我對象孟少琴每天晚間都上線12點左右……”
如今,張百發的“小東北農家店”已有兩顆藍鉆,信譽良好,有了穩定的消費群,富硒大米已遠銷到廣東、上海、北京等省市。
張百發說:“今年3月,我注冊了琿春谷粒香富硒米業公司,現在正在建廠房。廠房占地面積3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700多平方米。廠房建好將添置大米加工機器,擴大生產規模。”
在琿春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的新常態下,張百發和家人的“互聯網+富硒大米”創業之路會走得更穩。“琿春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領導對我幫助很大。在他們的協調下,6月16日,農電部門已經答應給廠子安裝變壓器,用電的事不用愁了。”張百發說。
張百發表示,明年,打算把他家和親戚家承包的200多公頃水田都種植同一品種的水稻,然后自己加工大米,在網店上銷售,提高琿春大米的知名度,叫響琿春大米品牌。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