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卓識的他,成功將月見草油出口到歐美,成為中國第一人;有著極深民族情結的他,主動放棄在國外舒適的生活回到祖國;睿智的他,把“先國外后國內”作為營銷戰略,成功地在國內外經營著4家流通企業。他,就是遼寧晟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屈銘,多年來,一直在為振興中國特種營養油脂產業鼓與呼。
丁玲曾說過,人只要有一種信念,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境也都能適應。這話用到遼寧晟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屈銘身上,是那樣的貼切。
屈銘是一個有著遠見卓識的人,他憑著自己的才智,成功將月見草油第一個出口到歐美。
屈銘是一個務實、認真的人,他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在國內外經營著4家流通企業。
有位哲人說過,你只要不跪下,永遠不會比別人矮。
1987~1992年期間,屈銘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做科技產品推廣。當時有一個研發成果叫月見草油,從種植、提取到臨床,這個研發成果把種植和加工產品連在了一起,他負責產品推廣工作。推廣到后來,看到被賤賣的原料和粗加工產品,他感到很心疼。
屈銘當時就想:何不自己辦一個企業呢?1998年,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后,屈銘終于決定“下海”,離開了中國科學院開始從事民營企業工作。
最初,他與加拿大企業合作,創辦大連圣基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開展特種營養油脂研發工作,將月見草在中國的種植生產加工規模化,并且把含有相似藥用成分伽馬亞麻酸的琉璃苣籽從歐洲引種到中國,實現了在中國的大規模產業化,同時業務不斷向高端和產業鏈的末端發展,產品銷售業務從出口基本原料,發展到出口成品。
屈銘說,當時打了一個“中國制造、歐洲質量”的口號,把月見草油按歐洲質量加工,賣給歐洲、美國終端客戶,他應該是中國“第一人”。
1998~2003年間,屈銘多次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并且在美國和歐洲創辦了圣基生物的子公司,把中國制造的產品直接送到了美國和歐洲消費者的手中,建立了從中國工廠到西方客戶的全產業鏈,并獲得美國永久居留身份。
但是,屈銘認為自己的根基在中國,事業在中國,能夠提供持續發展動力的還是在中國。所以,即使在美國和歐洲業務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也是快速奔波于國內外之間,最高紀錄是48小時往返美國,一年下來,他的一本護照上蓋滿了簽證印章。
屈銘多次說:“我感覺,一個人要想生活過得安逸,那就選擇在國外,如果要想干一番事業,最好還是在中國。”他意味深長地說:“現在我又有一個想法,就是你的祖國富也好、窮也好,那都是你的‘母親’。歷史都有規律,要想干大事,必須有民族情結,從目前人類社會進步程度上講,能支撐人的就是民族情結。做企業也一樣,一定要有民族情結。”2005年之后,隨著美國和歐洲子公司的業務逐漸成熟,屈銘的兩個公司分別由美國人和荷蘭人管理,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到了中國大本營的建設上。
2008年,大連圣基生物移師遼寧本溪,建立了功能更加完善的生物脂生產基地——遼寧晟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晟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經營特種油脂的‘佼佼者’。”2010年10月,在遼寧本溪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油脂與健康高級論壇上,中國糧油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如此評價遼寧晟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