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是指導今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陳曉華在介紹情況時說,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也付出了代價,存在著隱憂。特別是農業資源的約束日益趨緊,一些地方農業面源污染在加重,農業的生態系統在退化,傳統農業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這個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日前審議通過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這個《規劃》是指導今后一個時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根據《規劃》要求,今后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就是要轉變發展方式,要從過去拼資源消耗、拼農資投入、拼生態環境,轉變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的軌道上來,走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當然,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戰略,需要扎扎實實地干,一步一步地走。到2020年,要取得初步成效,要把問題遏制住,把路子趟出來。到2030年,要取得顯著成效,形成新的格局,展現新的面貌。應該說,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經形成了社會共識,現在《規劃》又做好了頂層設計,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農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規劃》的要求,抓好貫徹、組織好施工。
治理農村污染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
有記者問到如何治理農村污染問題時,陳曉華說,治理農村污染,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從這些年發生問題的原因分析,也總結一些地方治理的經驗,《規劃》明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來治理農村污染。
“一控”,是要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要劃定總量的紅線和利用系數率的紅線。《規劃》要求,到2020年,農業用水總量要保持在3720億立方,利用系數要從現在的0.52提高到0.55,這需要通過工程措施和節水技術措施,并且通過鼓勵農民節約用水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要發展旱作農業、節水農業和雨養農業。
“兩減”,主要是把化肥、農藥的施用總量減下來。按照《規劃》,2020年化肥農藥施用量要實現零增長。解決化肥問題,主要是防止或者減少過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過測土配方等技術來提高用肥的精準性,提高利用率。再就是鼓勵農民通過綠肥、農家肥的使用來替代化肥、培肥地力。對于農藥,主要是解決過量不安全的施用問題,要用“管住高毒、減少低毒、科學用藥”的辦法來解決。管住高毒,要修改農藥使用條例,明確高毒農藥要實行定點購買和實名制購買,防止高毒限用農藥的濫用。同時,通過科技研發和補貼政策,使農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這樣,既降低生產費用,同時也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