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4月我國大米進口量為66.4萬噸,同比減少14.86萬噸,減幅為18.28%。雖然四個月累計進口大米數量有所減少,但4月份單月進口量卻很大,不但環比持續上升,同比也是自2015年以來首次增加。2015年4月我國大米進口量為33萬噸,同比增加0.85萬噸,增幅為2.64%;環比增加18.6萬噸,是三月份的一倍多。4月份大米進口較高的主要原因仍在于國內外大米價差較大。據了解,4月,泰國5%破碎率大米CNF報價為411美元/噸,與廣東早秈米價差在800元/噸以上,越南5%破碎率大米CNF報價約為375美元/噸,與廣東早秈米價差為1100元/噸左右。國內外大米巨大的價差,使得我國大米進口動力十足。
從國內外大米形勢分析來看,預計大米進口強勁增長勢頭仍將保持較長時間。
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下,國內稻米價格仍將保持高位穩定。目前我國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仍在延續。今年5月18日,國家還首次以“三合一”形式發布了2015年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2015年預案發布時間較上年提前2日,尤其是東北粳稻的執行時間提前了20天,并且與小麥預案通知一并發布。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提前發布,將使國內稻米市場穩定運行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另一方面,國際大米價格繼續平穩回落。5月下旬,泰國100%B級大米報價(曼谷FOB)為390美元/噸(約合人民幣2384元/噸),較上月同期跌20美元/噸,較上年同期跌18美元/噸。越南破碎率10%大米報價(胡志明市FOB)為350美元/噸(約合人民幣2140元/噸),較上月同期跌10美元/噸,較上年同期跌35美元/噸。
可見,由于國內大米價格繼續高位持穩,而國際大米價格向下,國內外大米價差與上年同期相比進一步拉大,大米進口動力只增不減。因此,無論是從海關進口還是走私,至少在年內,其進口數量都有可能進一步上升。
從海關方面來看,主要依靠進口配額來控制。在年度532萬噸的大米進口配額中,長粒米(秈米)和中短粒米(粳米)各一半,即各為266萬噸。去年國內大米海關進口為258萬噸,主要以長粒米為主,顯示長粒米進口配額已快接近上限,但仍有小幅的增長余地。
而隨著長粒米進口配額的用盡,在豐厚利潤的驅使下,大米走私自然不可避免。雖然海關總署在2014年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打擊農產品走私“綠風”行動,查扣了21萬噸走私大米,成績顯著,但也僅占走私木米的十分之一。隨著走私利潤的增加,預計監管難度將更大,大米走私也將難以下降。
隨著大米大量進口的常態化,給國內稻米市場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臨儲稻谷拍賣銷售不暢。
由于國內稻谷連年豐收,我國的稻米市場供求關系逐漸發生了改變,由緊平衡轉向寬松,最低收購價預案也連年啟動,臨儲規模越來越大。受大米大量進口常態化沖擊,自2014年5月恢復臨儲稻谷拍賣以來,成交較為清淡,至2015年5月底,累計拍賣成交不到700萬噸,平均每月50多萬噸。以此類推,到九月底新中晚稻上市,臨儲稻谷累計出庫量預計在1000萬噸左右。臨儲稻谷庫存仍有6000余萬噸。而隨著新一輪托市收購的開始,臨儲稻谷規模繼續擴大的可能性較大。
雖然我國已開始探索新的農產品補貼機制,2014年己在東北大豆和新疆棉花試行目標價格補貼制度,但該項制度仍處初期探索階段,尚不夠成熟,還沒有到全面鋪開的時候。預計未來兩年國內稻谷仍將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也就是說,國內稻米市場在未來的幾年內仍將處于高位,正常年景下國內外大米價差恐難以縮減。在國家沒有出臺新的政策以前,預計大米大量進口的勢頭仍將延續。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