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略有好轉
5月21-5月22日,遼寧、內蒙和吉林計劃銷售1956400噸,成交320200噸,成交率16.36%,成交區間2150-2400元/噸,以二等、三等糧源居多,成交率與上周相當。黑龍江計劃銷售254.07萬噸,實際成交27.35萬噸,成交率10.76%,成交均價2178元/噸。其中,2011年二等、三等糧源,2012年四等糧源2013年二等、三等糧源成交率達到10%以上,且存在10-140元/噸不等的溢價成交。
另外,5月21日,我國臨儲繼續拍賣美國2號黃玉米:計劃銷售29975噸,實際成交5077噸,成交率16.94 %,成交均價2300元/噸。其中,北京、天津流拍。山東計劃銷售2012年美國2號黃玉米24993噸,實際成交5077噸,成交率20.31%,成交價2300元/噸。
本輪南方移庫玉米計劃銷售401900噸,成交2000噸,成交率0.5%。其中,安徽、湖南、江西流拍,湖北玉米僅二等糧源投放35100噸,成交2000噸,成交率5.7%,成交均價2490元/噸。
近來東北各省區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臨儲玉米成交。一方面吉林和黑龍江均出臺深加工補貼政策,對成交量提振較為明顯。另一方面各省區加大臨儲玉米投放數量,尤其是加大深加工企業周邊糧源的投放。此外,吉林等地區深加工企業能夠競拍本庫玉米自用,也對成交量有一定提振。
由于臨儲玉米庫存龐大,我國有較強的去庫存需求,近來東北各省區采取多種措施,引導玉米深加工企業積極參加競拍。后期來看,隨著商業庫存逐漸消耗,企業對臨儲玉米依賴性增強,臨儲玉米成交數量有望繼續增長。
烏克蘭玉米到貨進入高峰期
據最新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達到14萬噸,較上月增長178%。其中,烏克蘭玉米到貨量達到9.4766萬噸,居首位,且為今年以來進口量最多的一個月。殊不知,由于今年年初中國玉米進口配額拍賣結束后,下游用糧企業大量買船烏克蘭玉米近200萬噸的船期均為二季度,預計今年5月下旬開始至8月份中國將迎來烏克蘭玉米到貨小高峰。
除此以外,5月份開始沿海主要港口也迎來到貨小高峰,并創造了太多第一次。以青島為例,5月15日該港口迎來7條糧食船到港,17日首次迎來8條糧食船抵港。在南方,黃埔檢驗檢疫局完成首次來華的53噸(2個40尺集裝箱)阿根廷高粱,首船阿根廷高粱有望通關(傳聞后續起碼還有三船)。顯然,5月份開始國內飼料銷量雖然有所起色,但多品種(進口高粱、大麥、玉米和國產小麥)替代國產玉米的格局依舊,且進口玉米將開始在深加工企業用糧中占據一席之地,恐影響其對國內玉米需求量(乃至臨儲拍賣量),尤其是在華東一帶。以山東為例,今年年初當地成交進口玉米配額中近9成為深加工企業獲得,而6月上旬華北新麥上市或致飼料企業對玉米收購、競拍興趣下降,令市場承壓。
短期玉米價格上行空間受限
繼上周臨儲玉米拍賣底價下調希望破滅以后,國內玉米市場已有所升溫,相應地臨儲玉米市場拍賣成交率也似乎有所好轉。當然,考慮到目前飼料企業、中間商庫存尚需一定時間消耗,5月下旬開始進口烏克蘭玉米大批抵港,東北深加工補貼力度有限,黑龍江酒精企業計入200元/噸補貼之后理論虧損依舊超過100元/噸,臨儲玉米庫存之困的解決難度依舊較大,國內玉米市場短期上行空間則將受限。
同時,可以預見隨著5月下旬開始我國進口谷物陸續到港,其對于國產玉米消費量的沖擊將是必然的,部分規模飼料企業、深加工企業可能進口調整配方,增加高粱和進口玉米的使用。同時,5月下旬湖北小麥上市唱響我們夏季冬小麥收獲的序曲,在品質和上市初期比價優勢影響下,將進一步削弱國產玉米的消費需求。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