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巨量收購是最大支撐因素
2014/2015年度臨儲玉米收購啟動晚于上一年度,但提速較快,節前便趕超上一年度,截至3月15日,臨儲玉米累計收購入庫量為6592萬噸,較去年同期的5714萬噸高出878萬噸,以當前進度推算,市場普遍預計今年臨儲玉米收購量有望超過去年,甚至達到7500萬噸以上。在這種預期之下,國內玉米實際供應將低于去年,這帶動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年后開始上漲,與2月25日相比,大連港二等黃玉米平艙價上漲90元/噸,青島玉米進廠價上漲60元/噸,廣東蛇口港現貨成交價上漲100元/噸,深加工企業收購價亦有大幅上漲,山東西王淀粉上漲150元/噸,公主嶺黃龍與中糧生化上漲110元/噸,其他企業也有50—100元/噸不等的上漲。
下游弱勢和進口替代壓制玉米需求
在國儲巨量收購導致國內玉米實際供應下降的同時,國內玉米需求也受到壓制,其一是國內下游相對弱勢。飼料需求方面,年后畜禽養殖整體虧損,自繁自養頭豬虧損在180元左右。WIND數據顯示,蛋雞和肉雞養殖利潤亦回落至虧損區間,且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數據顯示,國內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均同比下滑。芝華數據亦顯示,國內蛋雞和在產蛋雞存欄亦同比大幅下降,這均表明國內飼料需求或趨于下滑。而在玉米深加工需求方面,玉米淀粉加工行業年后進入需求淡季,總體需求難言樂觀。
其二是進口替代增加了國內飼料原料供應,在后期國內玉米看漲的情況下,考慮到內外價差已然巨大,再加上國家對玉米轉基因監管政策的放寬,國內玉米進口到港在去年年底以來明顯加快。國家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12月玉米進口到港60.72萬噸,2015年1月玉米進口量57.94萬噸,較去年年中10萬噸左右的水平有大幅提高。
玉米期價各合約走勢分化
對于1601合約而言,其對應的是新作玉米,考慮到玉米種植利潤高于大豆、棉花,將導致玉米新作產量繼續呈現增加態勢,后期仍將嚴重依賴國儲收購支撐,重點關注后期公布的臨儲玉米收購價,因政府一般在下半年公布臨儲玉米收購價,因此1601合約在很長一段時間或維持在2300元/噸上下振蕩運行。
對于1505合約而言,以目前大連港二等黃玉米收購價計算,買入現貨持有到期交割的注冊倉單成本大致在2470元/噸,且近期玉米現貨價格上漲之后,有少量注冊倉單被注銷,因此預計后期玉米價格回落空間有限。
對于1509合約而言,因國內新作玉米上市之前玉米實際供應不足將是大概率事件,后期將依賴臨儲玉米拍賣補充社會實際供應,以2013/2014年度玉米收購價順價拍賣計算,以拍賣玉米交割的注冊倉單成本大致在2480元/噸左右,這有望成為后期1509合約的重要支撐點位。另外,考慮到目前買入現貨持有到期的注冊倉單成本在2580元/噸,因此,預計1509合約期價回落空間亦有限,建議投資者在期價回落時尋機入場做多,以2480元/噸為第一止損位,以2450元/噸為第二止損位。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