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粳稻市場呈現上漲走勢
春節過后,由于粳稻市場流通糧源漸少,隨著大米需求的恢復和市場主體購銷活動的增加,各地粳稻市場行情有所升溫。其中東北局部產區漲幅較大。如哈爾濱市五常稻花香水稻收購價格在2.25-2.30元/斤,比春節前上漲0.20元/斤左右,長粒水稻到廠價在1.77-1.80元/斤,較節前上漲0.06-0.10元/斤;綏化市北林地區長粒水稻價格在1.75-1.80元/斤,比春節前上漲0.10元/斤左右。銷區粳米也呈穩中有升態勢。如杭州地區3月中旬黑龍江產圓粒大米批發價為2.25元/斤左右,較春節前上漲0.08元/斤;江蘇產粳米2.27元/斤左右,安徽產粳米2.22元/斤左右,均上漲0.03元/斤。
近期粳稻市場上漲原因分析:
一是農戶存糧大幅下降
由于稻谷連年增產,供應相對充足,加上近年稻米市場走勢總體不如前幾年,農戶對稻米市場后期走勢普遍預期不佳,出售稻谷較為積極,手中存糧也因而大幅下降。截至3月10日,黑龍江、吉林等7個粳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粳稻395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698萬噸,增幅為21.44%。而2014年粳稻產量預計較上年增產不到200萬噸。據此可以測算出農戶家中粳稻留存量較上年同期少了約500萬噸。這也意味著后期收購2014年產粳稻將更為困難。
二是粳稻托市收購再創歷史
農戶粳稻出售積極,稻谷得以順利變現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家啟動了最低收購價預案。因此,大量的稻谷以臨時存儲的形式進入了國庫。據統計,截至2015年2月5日,累計收購托市粳稻1756萬噸,其中黑龍江1440萬噸,占82%(3月15日,黑龍江收購托市粳稻1484萬噸)。預計到3月中旬托市收購粳稻1800萬噸左右,占2014年粳稻產量的約四分之一。較上年臨儲粳稻收購量1357萬噸多了400多萬噸,再次刷新了托市粳稻的收購歷史。由于大量的粳稻進入了國庫,并以臨時存儲的形式進行存放,使得2014年產粳稻逐漸由供應寬松轉為逐漸偏緊,市場價格也從底部逐漸反彈。
三是企業庫存總體不高
2014年產粳稻上市之初,由于粳稻連續豐收,供應壓力沉重,企業對粳稻后市也普遍較為謹慎,入市收購積極性不高。隨著托市收購的持續進行和粳稻糧源的逐漸減少,市場行情開始轉暖,企業收購積極性也隨之有所提升。截至3月10日,7個粳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粳稻比上年同期增加698萬噸,而同期托市粳稻收購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00多萬噸,可以推測出,各類經營主體收購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了250萬噸左右。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庫存粳稻較為充足。相反,由于2013年產的粳稻托市收購多達1357萬噸,而2014年通過臨儲投放市場的粳稻只有190萬噸左右(其中政策性臨儲南方粳稻成交62.16萬噸,政策性臨儲東北粳稻成交98.50萬噸)。即托市粳稻凈收購量達1167萬噸左右,導致當年度粳稻供求缺口近600萬噸(供應量6800多萬噸減去1167萬噸,2014年度粳稻需求約為6350萬噸左右),需要通過消耗企業庫存來滿足。因此,企業雖然收購量增加了約250萬噸,但實際庫存由于前期消耗較多,兩相抵后仍可能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由于2014年產粳稻被大量收購,且以臨儲形式被存放,農戶與企業庫存均偏低,導致近期糧源偏緊,收購較為困難,在粳稻市場購銷逐步恢復后,預計短期粳稻市場有繼續走強的可能。但由于總體供應十分充足,預計后期粳稻市場難以持續任性大漲。
臨儲粳稻庫存龐大,供應壓力沉重
2011年以來,粳稻連續啟動了四次托市收購。其中2011年收購量為823萬噸(主要為東北粳稻),2012年為356萬噸(其中黑龍江350萬噸)。2013年為1357萬噸,2014年約為1800萬噸,合計約4336萬噸。雖然臨儲粳稻收購量大增,因市場行情較弱,托市粳稻銷售卻十分緩慢,2012年以來累計銷售托市粳稻約為196萬噸(其中,2012年6萬噸,2014年190萬噸,2013年沒有銷售)。因此,四年托市粳稻累計庫存仍達4100萬噸以上,占2014年粳稻產量的六成左右。這還不包括各級儲備的粳稻庫存和之前年份尚沒有出售完的托市粳稻。可以說粳稻供應總體十分充足,庫存壓力根本沒有緩解。一旦行情轉好,臨儲粳稻競爭力就將會得到提升,龐大的庫存也將順利投向市場。
粳米需求趨淡
粳米需求絕大部分是作為居民的口糧。由于近年來人口增幅放緩,加上我國己進入全面建成小康水平時期,人均主食消費不斷下降,導致粳米需求增速開始放緩,并將逐步迎來拐點。同時,當前各地大米消費平穩,上半年難有集中性消費旺季出現。隨著后期氣溫逐步升高,預計粳米需求將步入淡季,難以推動價格進一步走強。
物價漲幅放緩
由于國家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上美元持續走強和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出現暴跌,國內物價上漲壓力減輕,CPI漲幅逐步回落。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4%,環比上漲1.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0.7%。CPI連續第六個月在2%下方運行。CPI漲幅回落,特別是PPI持續下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走低,使得稻米生產經營成本漲幅趨緩甚至下降,依靠成本推動糧價上漲的動力明顯不足。同時,由于物價漲幅趨緩,今年稻谷最低收購價沒有上調,本身也表明粳稻市場內在上漲動力不足,政策也不支持其大幅上漲。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
綜上所述,受糧源趨緊,收購困難的因素影響,預計短期粳稻市場有繼續小幅上漲的可能。但在臨儲粳稻庫存龐大等的壓力下,預計向上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