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輪出壓力增大
儲備輪出壓力增大的表現主要有二:
從輪出數量上看,隨著國家對糧食安全重視的不斷提高,稻谷新增規模一直處于不斷擴大的趨勢。今年中央提出了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要求落實新增儲備任務。在稻谷儲備規模繼續增大的情況下,儲備稻谷的年輪出量總體上也在不斷增加,預計今后仍將增加。同時,上年因稻米行情不好,尤其是秈稻行情持續低迷,南方部分地區儲備稻谷輪出一度受阻,儲備輪出計劃未能全部完成。這部分未完成的輪出計劃預計將被調整至今年完成。因此,今年儲備輪出的稻谷數量很可能高于上年。
從時間上看,今年春節較往年來得晚,元宵過后已是三月上旬了。由于各地儲備稻谷輪出一般在春節后進行。因此,相比較來說,今年儲備稻谷輪出的時間客觀較上年晚了十多天。因而輪出時間將更為緊迫。且近年來稻米行情相對較弱,越到二季度未儲備稻谷輪出價格越低,競拍越不活躍。為利于儲備稻谷輪出,預計各收儲公司將盡早安排儲備糧輪出,儲備稻谷輪出高峰也可能將更快地到來。
由于早秈稻仍是南方地區的主要儲備品種,隨著輪出高峰的到來,預計將會有更多的儲備早秈稻通過拍賣涌向市場,早稻市場供應壓力增大預計將不可避免。
臨儲稻谷輪出增大供應壓力
在儲備稻谷輪出不斷加快的同時,臨儲早秈稻輪出的供應壓力也在不斷增大。由于稻米市場行情趨淡,包括早秈稻在內的糧食托市收購規模持續增大。2013年收購的臨儲早秈稻達567萬噸,2014年又收購了419萬噸,合計達986萬噸,占2014年早稻產量的近三成,臨儲早秈稻后期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化壓力。
為減輕臨儲稻谷的庫存壓力,今年1月6日-8日,國家舉辦稻谷專場交易會。其中,投放2013年早秈稻199.5萬噸,成交68.45萬噸,是2014年全年臨儲早秈稻成交量12.27萬噸的四倍多。目前這批稻谷仍在提貨中。短期如此大的臨儲早稻投向市場,將不可避免地對市場造成較大的壓力。
另外,農戶庫存早稻高于上年。截至2014年9月30日,江西、湖南等8個早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新產早秈稻846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123萬噸。而同期早稻產量較上年僅減產12.5萬噸。由此推測,農戶手中早稻量較上年同期高出100多萬噸。
進口大米影響仍大
海關數據顯示,1月我國大米進口量為12.24萬噸,同比減少7.73萬噸,減幅為38.71%。雖然大米進口量有所降低,但仍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一月份進口大米同比降幅較大的原因可能是受1月上旬糧食專場交易會影響。由于本次成交的稻谷數量與大米進口配額相掛鉤,由此將導致這部分大米進口指標下達較晚,顯然不可能在一月份發揮作用。
而推動近年來我國大米進口長期保持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外大米價差較大,目前這一因素非但沒有得到改善,國內外大米價差反而有所拉大。監測顯示,3月初,泰國5%破碎率大米到我國港口的C&F價為426美元/噸,到港成本約為3139元/噸;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我國港口的C&F價為360美元/噸,到港成本約為2668元/噸。與我國南方銷區早秈米的價差進步擴大至760~1250元/噸。這么大的價差,意味著進口大米將帶來豐厚的利潤,因此將不可避免地吸引大米進口增加。同時,在暴利的驅動下,走私大米預計也將難以遏制。如果不出現大的意外,預計2015年我國大米進口量仍有可能超過上一年度。
早秈米需求面臨不足
在早秈稻供應壓力不斷增大的同時,早秈米的需求卻相對低迷。短期來看,由于當前已是三月中旬,南方地區已處于春暖花開的時節,后期溫度將迅速回升,陰雨天氣也將增多,大米需求將進入傳統的淡季,早秈米需求同樣將面臨淡季。
從更長的時間來看,由于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生態治理不斷加強,使得大米工業消費與飼料消費自2012年以來出現持續下降。國家相關機構預測顯示,2011/2012年度,飼料用大米消費1618萬噸,大米工業消費1200萬噸。至2013/2014年度,飼料用大米消費已下降至1130萬噸,較2011/2012年度減少了518萬噸;大米工業消費降至1080萬噸,減少120萬噸。2014/2015年度,飼料用大米需求或將繼續下降,預計為1100萬噸。大米工業消費預計有所改善,需求將回升至1200萬噸。但兩者需求合計仍較2011/2012年度減少518萬噸。而早秈米是大米工業消費與飼料消費的主要來源。由于早秈米市場容量本就不大,在需求持續下降較多的情況下,供求矛盾或將有所加劇。
綜上所述,在供應持續增加而需求難以很快改善的情況下,預計短期早秈稻市場持續下行的可能性較大。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