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市場
(一)收購情況
1、東北產區:當前,東北產區農戶余糧基本售罄,臨儲玉米收購接近尾聲,市場購銷活躍度明顯下降。同時,前期熱議的黑龍江深加工企業拍賣補貼政策落地,補貼金額為200元/噸,超去年100元/噸,受此影響,東北部分深加工企業大幅調低玉米收購價格。
截止目前,松原嘉吉新產三等玉米掛牌價2260(單位:元/噸,下同),較上周末下跌40;中糧公主嶺2260,下跌60;四平天成2380,持平;吉林燃料乙醇2290,持平;中糧榆樹2180,下跌100。中糧肇東2190,持平;青岡龍鳳2280,下跌20;通遼玉王2350,下跌70。
2、華北產區:目前,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偏弱運行為主,麥收前農民售糧意愿增加,持續的臨儲及進口玉米拍賣對貿易商造成心理壓力,出貨積極性有所提高,用糧企業收購量較為充裕,收購價格多數下調。
截止目前,山東壽光金玉米2390,較上周末下跌10;盛泰藥業2404,下跌16;英軒酒精2410,下跌10。
3、南北港口:近期,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普遍小幅回落,幅度10-30元/噸不等。主要原因:一是受東北產區玉米價格下滑、港口庫容緊張等影響,北方港口貿易商收購積極性下降,收購價格大幅下調;二是近期進口高粱等替代性品種到港進度加快,尤其是在廣東等南方港口,4月份之后到貨量繼續增長,這對銷區港口玉米價格構成較大抑制,并反過來影響北方港口和東北產區市場。三是近期飼料養殖市場依然疲軟。
截止目前,遼寧錦州港14.5%水分玉米收購價2380-2390,理論平倉價2400-2420,較上周末下跌10-30;鲅魚圈2350-2380,理論平倉價2400-2420,下跌20。廣東深圳港口14.5%水分優質玉米成交價格為2460-2470,質量偏差的玉米價格為2420-2430,較上周末下跌30。
(二)影響因素
1、東北玉米臨儲收購接近尾聲。據國家糧食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20日,東北臨儲玉米收購8217萬噸,5日收購量109.9萬噸。盡管臨儲收購近尾聲對市場影響已有限,但從目前農戶售糧進度來看,多地玉米銷售進度已然突破95%,8000萬噸收購量奠定了未來國家“控盤的基礎。
2、臨儲玉米拍賣成交再受“冷遇”。 4月23日,臨儲玉米第三輪拍賣如期進行。其中,臨儲投放2012年國家臨時存儲移庫玉米292673噸,全部流拍;進口玉米銷售在范圍北移之后成交率也再難達到連續兩周100%的水平,其中計劃銷售美國2號黃玉米40888噸,實際成交33980噸,成交率83.11%。從此次成交結果來看,由于臨儲拍賣維持低量低質的拍賣節奏,且與國內市場相比拍賣糧源性價比偏低導致市場成交再受冷遇。不過,隨著4月底東北臨儲玉米告一段落,臨儲成交結果持續不理想是否會導致5月份臨儲玉米拍賣細節有所調整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
3、國內市場需求全面陷入“窘境”。伴隨著4月份我國南方進口谷物高峰的延續,南方以及部分內陸地區飼料企業替代谷物用量的上升,國內玉米市場消費需求進一步下降,其中廣東、江西、湖南等地不少飼料企業玉米全價料中添加比例已逐步降至30%左右,其他使用高粱、大麥甚至少量木薯替代,市場銷售壓力與日俱增,南北港口玉米價格持續倒掛;與之相比,東北產區玉米市場需求也不容樂觀,由于黑龍江地區玉米收購主力----年加工量10萬噸以上規模深加工企業有望獲得臨儲拍賣補貼,大部分企業靜待5月份東北拍賣啟動,收購量明顯萎縮,玉米收購價格下跌明顯??傮w來看,4月下旬國內玉米市場陷入全面的消費窘境,對于5月份臨儲玉米拍賣的關注度正越來越高。
二、國際市場
近期,國際玉米市場價格大多下跌。主要原因就是美國爆發大規模禽流感疫情,加上美國中西部天氣改善,有利于玉米播種進度加快,進而對玉米以及其他飼糧價格構成利空影響。
截至目前,美國芝加哥農產品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5月合約價格為3.70美元/蒲式耳(折合人民幣892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6%;5月交貨的美國2號黃玉米FOB價格為171.5美元/噸,合人民幣1051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2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530元/噸,較上周末下跌25元/噸,比去年同期跌573元/噸。
三、后期走勢分析
當前,國內玉米市場呈現臨儲玉米收購即將收官、拍賣延續“試探性”特征。后期隨著收購期的結束,市場目光更多投向5月份臨儲拍賣情況,除了東北深加工競拍補貼以外,臨儲玉米拍賣的數量和質量仍將成為影響未來市場的重要因素。同時,替代供應增加及需求低迷等其他因素的利空影響得到階段性顯現甚至放大,因此,在上述因素共同影響下,預計短期國內玉米市場行情仍將偏弱運行。同時,后期我們要特別關注玉米市場南北市場特征新變化:南方進口谷物與北方臨儲拍賣之間遙相呼應的供應格局及東北玉米春播期間天氣變化情況。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