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價格
截止4月24日,吉林長春、松原、四平地區2014年產三等玉米收購價(單位:元/噸,下同)分別為2260、2260、2320元(平均2280),分別較4月初下跌30、30、20;出庫價分別為2310、2310、2300(平均2307),下跌10、10、20。黑龍江省玉米收購平均價2210,持平;出庫平均價2230,持平。遼寧省收購平均價2330,持平;出庫價2340,持平。山東、河南、河北2014年產三等玉米收購平均價2334、2254、2303,下跌7、上漲30、上漲7。錦州港14.5%水分優質玉米收購價2350-2360,下跌30-40;理論平倉價2400-2420,持平;廣東深圳港口14.5%水分東北產優質玉米成交價2460-2480,下跌50-70。銷區上海三等玉米站臺交貨價為2520,下跌20;福建福州為2600,下跌20。
影響因素
其一,農戶余中余糧基本見底。截止目前,距離臨儲玉米收購結束已不足一周時間。據國家糧食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4月15日,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量已突破8000萬噸,達到8106.78萬噸,超出去年1100多萬噸。同時,目前東北產區農戶手中余糧已經基本見底,其中黑龍江、遼寧及內蒙部分地區余糧基本售罄,我省農戶手中余糧已不足一成。后期市場糧源將主要依靠臨儲拍賣來供應。
其二,臨儲玉米拍賣性價比低遭“冷遇”。本周(4月23日),臨儲玉米第三輪拍賣如期進行。其中,臨儲投放2012年國家臨時存儲移庫玉米292673噸,全部流拍;進口玉米銷售在范圍北移之后成交率也再難達到連續兩周100%的水平,計劃銷售美國2號黃玉米40888噸,實際成交33980噸,成交率83.11%。從此次成交結果來看,由于臨儲拍賣維持低量低質的拍賣節奏,且與國內市場相比拍賣糧源性價比偏低導致市場成交再售冷遇。不過,隨著4月底東北臨儲玉米告一段落,臨儲成交結果持續不理想是否會導致5月份臨儲玉米拍賣細節有所調整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
其三,進口高粱等替代性品種到港進度加快,飼料養殖市場依然疲軟。4月份以來,國內進口高粱等替代性品種到港進度加快,尤其是在廣東等南方港口,4月份之后到貨量將繼續增長,且全年度新增替代量預計超過400萬噸,這對銷區港口玉米價格構成較大抑制,并反過來影響北方港口和東北產區市場。同時,近期飼料養殖市場依然疲軟,根據農業部數據,3月份全國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連續第6個月環比下降,其中能繁母豬存欄更是連續第19個月環比下降。
其四,2015年玉米意向種植面積增長1.9%。國家統計局一季度報告稱,根據全國11萬多農戶種植意向調查,2015年全國稻谷意向種植面積增長0.2%,小麥增長0.7%,玉米增長1.9%,棉花減少11.2%。據此估算,2015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可能達到3778萬公頃,已經連續15年增長。如果保持上年5.817噸/公頃的單產水平,2015年我國玉米產量可能達到2.1977億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后市預測
當前,國內玉米市場最為關注的就是后續臨儲玉米拍賣情況,為了緩解臨儲玉米庫存壓力,在東北臨儲玉米收購即將結束之際,國家拍賣數量能否有一個量的突破(去年每周競拍數量在500萬噸左右),同時,臨儲是否會增加進口玉米拍賣數量,或者增加性價比相對較高,有利于飼料企業使用的優質玉米比重值得我們繼續關注。畢竟,按照目前拍賣糧源品質來看,成交率偏低意味著臨儲拍賣難以起到補充國內玉米供應的作用,自然對市場利空影響有限;若5月份臨儲拍賣維持“控盤”的基調,政策與市場博弈間市場或難現大幅波動,反之則市場進一步偏空。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