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國家海關總署7月3日晨指揮南寧、昆明、重慶、長沙等海關統一開展打擊大米走私專項行動,成功打掉走私犯罪團伙9個,初步查證涉案走私進口大米5萬余噸、玉米4000噸,合計案值2億余元。海關人士指出,這批大米主要來自廣西、云南的中越邊境。
與此同時,越南農業部數據顯示,越南1~6月大米出口量同比降6.2%至305萬噸,而來自越南糧食協會的統計則顯示,2015上半年該 國共出口大米212.3萬噸,同比減少29.6%,出口總值為10.5億美元,同比減少14.6%。總體上,越南方面預計今年越南出口大米總量為670萬噸,比去年銳減100萬噸左右。
不知道走私的大米數量越南是否計算進去,但不可否認,隨著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的減少,越南大米出口下滑速度加快,這對于一直受到進口大米沖擊的國內企業無疑是個好消息。
“尷尬”的進口米
自國家加大進口大米力度之后,進口大米以其廉價對國產大米展開沖擊,進口大米與國產大米的差價也讓不少人士鋌而走險,從國外市場尤其是越南市場大肆走私大米。
據業內人士表示,進口大米的成米價格與國產大米碎米價格不相上下,而走私大米價格則更低,嚴重擾亂了國內的大米市場。
今年以來,國內稻米加工企業飽受進口大米以及“稻強米弱”現象的沖擊,企業經營出現了一定程度困難。不過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大米進口數量大量減少。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進口越南大米數量和金額分別減少28%和31%,而中國的進口額占到越南大米出口總額的33%,已連續數年成為越南 大米最大進口國。
在嘗到數年甜頭之后,來自柬埔寨、越南等地的廉價進口米遭遇了危機。據了解,由于中國的原因,百萬噸越南大米滯銷。新華社報道指出,越南前江越興米業公司總經理阮文敦認為,中國加大邊境走私打擊力度,規范大米進口渠道,并增加從緬甸和柬埔寨等國進口大米,是今年進口越南大米銳減的原因。他預計中國今后將加強低價多貨源的大宗大米進口,這使得越南大米必須面對廉價大米貨源、特別是來自泰國大米的競爭。
眾所周知,從絕對數據來看,進口大米只占國產大米數量的千分之幾,2015年國家大米進口配額只有500多萬噸,而我國每年稻米產量在2億噸以上,進口大米的絕對數值并不高。國家之前加大大米進口無非是為了平抑市場價格,如今進口大米尤其是走私的進口大米影響了國內的大米市場格局,再加上政府調整大米進口格局,防止越南大米一家獨大,這都讓傳統的進口大米市場出現許多變數。
“自我國擴大大米進口以來,影響了整個世界的大米進口格局,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國的大米蜂擁而至,參與國內大米市場的競爭。
而一旦降低大米進口,依賴我國的大米出口國面臨大米滯銷的命運,同時國內的大米加工企業也獲得了喘息的時機。”業內人士指出。
利益和挑戰
“大米走私這么猖獗,無非是進口大米和國內大米之間巨大的差額。
國內南方市場稻強米弱也讓國內大米價格不斷高企,與國外進口大米的 差距越來越大,形成惡性循環。”江西鷹潭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告訴記者。
這無疑都是利益的誘惑,走私大米看重是利益,國內大米企業反映進口大米的沖擊看重的也是利益,國家之前引入進口大米平抑市場行情看中的也是政策和市場利益。
近段時間行情發生了變化,國內大米進口數量銳減,進口大米在市場上對國產大米的沖擊力量稍弱。
“其實進口大米絕對數量也不大,但是主要集中在一些主銷區,如福建、廣東、廣西等地,這些也是南方國產大米的銷售地,降低了市場價格不說,由于品質不高,客觀上拉低了整體大米的品質。近段時間這種情況有所改善。”廣東清遠市一家大米經銷商如是說。
對于那些創新求變的企業而言,在當前背景之下,他們除了打造自己品牌之外,早就學會了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自己的產品成本,比如設置不同的產品體系,按照KPI原理進行管理,實現效益的最大化,或者在產品中摻入廉價進口米等等。
“配米已經成為行業習慣了,尤其是在國產大米中摻入進口米來降低價格。這些企業還積極參與臨儲水稻拍賣,獲取更多的大米進口配額,借以降低成本。”湖南省益陽市一大米企業老板表示。
如今國家嚴厲打擊走私,清理糧食市場秩序,為大米加工企業競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這算是給大米加工企業帶來的利好消息,但這是外部環境的改善,真正要改變現狀還得依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當然這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很多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