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示范基地授牌
6月7日,為期3天的第十一屆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暨中國僑都(江門)鮮食玉米節在江門開幕。
據了解,這是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首次在華南地區舉辦。會上,江門市農科所、江門市農業創新中心被授牌中國鮮食玉米大會華南示范基地。
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總策劃人、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劉辰海表示,大會選擇在江門召開,得益于江門區域種業比較發達,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種業企業在江門有3家,而且江門土地面積大,空氣質量較好,先天地理優勢明顯,同時農業也受到政府部門重視,發展潛力很大。
江門市政府黨組成員容福華表示,現代種業是江門市建設農業強市的五大重點發展產業之一,而玉米產業也被作為主導優勢產業重點打造,目前江門市鮮食玉米產業種植面積年均增長近5%,達到4萬畝,產量近3.5萬噸,已成為廣東省甜玉米產業最具發展活力、潛力的地區之一。
據悉,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創辦于2005年,已先后在長春、沈陽、北京等地成功舉辦了十屆。大會以加工為核心,實施企業共同參與的全產業鏈辦會模式,搭建官、產、學、研互動交流合作平臺。
育種體系初步形成
據了解,江門在玉米品種改良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如今江門已有3家企業注冊資金達3000萬元,并獲得廣東省省級主要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目前江門全市初步形成以廣東鮮美、江門種業、蓬江鴻豪科技等企業為龍頭的“育繁推一體化”育種體系,尤其是廣東鮮美種苗、江門種業公司鮮食玉米品種推廣,在南方占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推動了江門市鮮食玉米產業迅猛發展。近年來,新美和金茂系列鮮食玉米品種成江門市種業主要品牌之一。
據江門市農科所副所長馮錦乾介紹,經過江門地區企業及科研單位的研發培育,新品種更加適合市民口味,產量較之早期品種起碼提升10%~20%,目前南方甜玉米正在往優質高產方面選育優質品種,如果后期管理到位,產量可以達到畝產3000斤。
玉米優質品種已經獲得很多本地種植戶的認可,目前江門市鮮食玉米產業種植面積年均增長近5%,達到4萬畝,產量近3.5萬噸。目前江門玉米種植已經普及四市三區,不過單一規模并不大,主要以家庭式作業及小規模承包種植為主,產品除了本地消化外,主要銷往珠三角地區。
深加工是發展短板
農產品銷售一直是農業產業的關鍵環節,據了解,目前江門本地種植的玉米多等待經銷商被動上門收購,缺乏主動的銷售外拓。馮錦乾表示,鮮食玉米儲藏時間較短,保鮮期一般不超過3天。
另外,農民種植玉米難以擴大規模,江門缺乏大規模的玉米產業,這也與本地缺乏加工企業有關。據江門市農業部門相關人士介紹,惠州的玉米在種植面積及產業布局上在全省較為出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惠州已經形成了玉米出口及加工龍頭企業的產業配套,可以在市場不景氣時將現有種植的玉米加工成玉米罐頭、玉米粒等副產品,從而分擔種植戶的風險,“目前江門這邊尚缺這種類型的企業,而且在市場供過于求時甚至出現惡性競爭,打擊農民種植的積極性,目前我們也在積極想辦法引進加工企業,實現玉米產業的崛起。”對此,容福華也表示,希望借助這次大會的機會引進一些有實力的、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落地江門,加快農產品加工的發展,同時也會加快流通方面的建設,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企增效這個目標。
打通流通環節是關鍵
盡管江門尚未形成完善的玉米產業鏈條,不過先天的優勢加上后期的追趕完全有后來居上的資本。劉辰海表示,江門擁有種植玉米的先天地理優勢,江門的甜玉米在廣東地區來說應該是后起之秀,目前粵西南玉米產業發展后勁很大,“只要把加工企業及大的經銷商引進來,江門的玉米產業就活了。玉米種植面積大了,加工企業才有貨可吃,這樣經銷商才云居江門。”他說,首先嘗試形成一定的玉米種植量,并引進培育加工企業集群,以此相互作用提升種植面積,壯大加工企業實力。另外,配套構建一個鮮果穗銷售集散地,徹底打通種植、加工、流通的產業鏈條,這樣江門的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就暢通無阻。
馮錦乾表示,江門要做好玉米產業,首先需多引進培育推廣優質高產玉米品種,從源頭上保證產品的質量;其次需要加強流通環節的扶持,可依靠農業合作社做好農產品的銷售工作,打通對外市場流通渠道。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