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仁杰糧油批發市場(以下簡稱仁杰市場)地處青海省西寧市,是該省最大的專業性糧油集散中心,并兼備青海省糧油價格信息發布中心的職能。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產地市場和定點市場,也是國家商務部確定的“雙百市場”。
昔日輝煌
仁杰市場始建于2002年,占地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是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根據資料顯示,該市場日均交易額達到473萬元,日均糧油產品交易量達千噸,2012年完成面粉、大米交易35萬噸,食用油交易2.8萬噸,年經營總額達到17億元。2013年1~10月份共完成大米交易12.5萬噸、面粉15.7萬噸,食用油2.9萬噸,實現交易額17.52億元。基本上國內糧油市場上知名糧油產品在該市場都有銷售,從業人員達到1100多人。 “市場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在糧食安全日益成為焦點的今天,仁杰市場成為落實省長‘米袋子’負責制的主要載體。”包國良介紹。
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特殊時期、2008年國家實施物價重點調控以及2010年玉樹抗震救災時期,仁杰市場堅持貫徹青海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保障糧油供應,起到穩定市場價格 的作用。
在聯系市場商家商戶方面,仁杰市場積極與金融企業合作,每年為商戶及時上報東北大米調運補助政策落實情況,為工商和金融部門提供辦公用房,使這些部門進駐市場為商戶提供便利服務。
在質量安全保障上,仁杰市場始終堅持安全、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監管,杜絕摻雜使假、缺斤短兩、欺行霸市等問題的發生,在老百姓口中樹立了良好的聲譽。
“憑借著這些方面的服務,仁杰市場在西寧市的糧油供給率一度達到70%,成為政府部門加強物價監督的有力抓手,為西寧市糧油供應和穩定物價做出了積極貢獻。”包國良介紹。
今日窘境
2013年10月之后,仁杰市場發生了新的變化,經營發展陷入窘境。
由于蘭新鐵路客運專線等重點項目建設需要占用仁杰市場的土地,西寧市政府決定仁杰市場進行搬遷,由城東區搬遷至城北區,距離西寧市遠了,交通也不方便了。
新的仁杰市場按照西寧市政府規劃,占地面積為6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9.42萬平方米,其中:交易設施 5.7萬平方米,辦公及其他服務設施8000平方米,地下倉儲等設施2.9萬平方米,預計投資3.11億元。目前一期過渡設施已經建成,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投資2000余萬元。
在新仁杰市場參觀時,記者發現,市場院內打掃的干干凈凈,但走了一圈,就是沒有發現商戶買糧賣糧的熱鬧場面。
“和原來市場交易紅火的場面相比,現在市場內清凈得很,目前新市場入駐商戶僅僅20余戶,我們也想了各種優惠措施吸引商戶入駐,比如減免半年店鋪租金等方法,但是由于離市區較遠、交通不方便等因素造成現在有場無市,糧油交易規模沒有聚集起來。”仁杰市場市場部經理孫素青說。
據了解,由于新的仁杰市場周邊基礎設施落后,進入市場的道路路面窄,大車無法進入,周邊也無公交車到達,仁杰市場的大部分老商戶選擇西寧市內另外一處剛形成的糧油批發市場進行交易。
“下一步我們要擺脫困境,積極尋求西寧市相關部門幫助,將周邊基礎設施打好,同時加強市場服務,慢慢把原來的老商戶吸引到新的市場里來,重振仁杰市場的輝煌。”對于未來,包國良如此表示。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