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市種植的早稻品種以優質高產品種為主,對“兩病”抗性較差。且偏施氮肥、大水漫灌等不良栽培習慣較為普遍,加之各地水稻插秧密度較大,長勢好,田間郁閉度高,通風透光性差,有利于誘發和加重病害發生。
另外,局部地區稻飛虱呈偏重發生態勢。
據此,安慶市植保部門提出了以預防水稻紋枯病和稻瘟病為重點,結合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重點抓好關鍵時期的藥劑防治的早稻病蟲害防治策略。具體措施有:
1、搞好農業防治。大力推廣高產健康配套栽培技術,科學肥水管理,早稻中后期要求淺水勤灌,根據苗情適時適度烤田,堅持濕潤管理,增強稻田通風透光性能,做到促控結合,提高水稻自身抗逆能力,減輕病蟲害的發生程度。
2、加強藥劑防治。防治早稻稻瘟病選用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三環唑、稻瘟靈等;防治紋枯病選用井岡·蠟芽菌、噻呋酰胺、井岡A·戊唑醇、苯甲·丙環唑;防治稻飛虱選用烯啶蟲胺、吡蚜酮、噻蟲嗪、毒死蜱、敵敵畏等。按照技術規范和防治對象,結合防治適期,合理選用以上藥劑,用準藥量,加足水量,均勻噴霧,重病田塊7~10天后再防治一次。注意交替輪換和安全用藥,確保人畜、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防治指標上要做到達標防治:稻葉瘟,當病葉率達3~5%時施藥防治1~2次;紋枯病:當病叢率20%時施藥防治;稻飛虱:當百叢低齡若蟲1000~1500頭(為有效防控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白背飛虱蟲量指標要從嚴掌握)時就要防治。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