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械企業管理面臨的挑戰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面臨軟實力競爭的挑戰。隨著后危機時代全球范圍內的跨國商品、服務交易、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形式的變化,以及新技術革命對實體經濟的顛覆性影響,新一輪國際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國際分工、競爭方式的大調整、大變革不斷深化。國際競爭趨勢已經表明,管理作為支撐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石,已在智力、人才、文化等方面成為市場競爭的焦點,提升企業管理軟實力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緊迫。
面臨強基固本的挑戰。從中機聯等單位對近千家企業管理現狀的調研情況看,機械工業總體發展不平衡、思維觀念不適應與整體功能不協調等問題,使得企業基礎不牢、根基不穩,制約了企業的提質增效升級和持續發展。總體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科學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從地域上比較,存在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現象;從產業上比較,產品制造流水線生產比離散制造的管理水平要高;汽車、電工電器、石化、基礎件、工程、農用機械和機床等行業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較高;從企業性質比較,國企管理水平總體較高,其次是私企和股份制企業;從企業規模上看,大企業總體管理水平和管理創新能力明顯高于中小型企業,一些民企、微企差距較明顯。
面臨持續發展的挑戰。當前,國內外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在經濟增長速度換檔期與經濟調整陣痛期相互交織、有效需求與有效供給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保持行業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困難較多、難度較大。從今年前5月運行情況看,機械工業經濟依然保持平穩增長,但下行風險依然存在。主要是:從去年下半年起財務費用同比增幅重拾升勢看,今年要有融資環境趨于嚴峻的清醒認識;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應收賬款同比增幅逐月加快,要做好應對貨款回收困難加大的思想準備;庫存同比增幅逐漸走高,對此應予引起足夠警覺;訂單同比增幅前三個月逐月回升,但4~5月明顯回落,值得高度警惕;機械產品價格指數低于100,對產品價格下行、需求低迷仍不可掉以輕心。
“保持行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王瑞祥強調,行業企業要主動從困難和問題中找出管理的短板和瓶頸,通過強化管理防御風險、降本增效,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要增長,保持行業企業良好的發展勢頭。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