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材料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的降低對企業競爭能力的增強將產生重要影響。原材料的采購成本越低,對降低產品成本就越有利,從而能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競爭的主動權。
首先要建立材料采購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有關的文件規定,提高材料采購及相關人員的控制意識和素質。相關的規章制度主要包括物資、設備、工具、運輸、行政、生產、財務、質檢、理化等與材料采購和管理工作有關的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
其次要建立材料采購的計劃、采購、入庫、倉儲、會計結算和處理等業務規程。各部門應嚴格按規程辦事,材料采購業務流程包括:生產計劃部門編制材料采購計劃;采購部門與供貨單位確定材料采購價格;主管材料采購的領導對采購計劃進行審核和批準;采購部門與供貨部門簽訂供貨合同;運輸部門將材料運達企業;質檢部門對購入材料進行質量檢查;倉庫管理部門對入庫材料進行數量檢查;會計部門按制度付款。
再次,要建立訂貨和采購的控制制度。通過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來加強訂貨的內部控制制度;另外,要加強集中采購,發揮規模優勢,要確定適當的采購時機與合理的采購批量以及根據市場狀態確定采購對象,建立穩定的供應伙伴關系,還要盡量降低采購風險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購成本。
總之,要降低采購成本,就要有規范的采購流程和健全的內控制度,在確定供貨廠家時,應挑選若干個產品價格較低、質量較好、交貨及時、信用程度較高的廠家,然后根據各項指標選擇一個最優的廠家作為本企業產品的供應商,這樣可使企業獲得長期的、穩定的質優價廉的產品。
(2)制定各種消耗定額、實行限額發料制度
技術部門對生產的每種產品要提供圖紙清單,同時應對圖紙清單上所列的每一種材料制定消耗定額,車間領用材料時供應部門應嚴格按定額發料,實行限額發料制度,積極降低材料消耗。
(3)改進產品的設計程序,改進工藝流程
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必要功能的前提下,應不斷研發新的技術工藝,改進產品的設計程序,將材料消耗控制到最少,盡量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競爭的主動權,才能獲得更大的利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4)積極開展材料物資的綜合利用和修舊利廢活動
在不影響產品產量的情況下,化一用為多用,化小用為大用,充分利用邊角料,凡是可以利用的部分,都應充分利用,盡量減少廢棄的部分,變害為利、變廢為寶,這樣才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單位產品的材料消耗量。機械廠在材料利用上就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整張板材、鋼板根據生產需要切割后,剩余的邊角料有丟棄現象,應根據生產實際合理安排,做好材料物資的充分利用。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