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全面提升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能力,守住“種糧賣得出、吃糧買得到”糧食流通工作底線,保持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和價格基本穩定,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糧食流通現代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針對建設目標,《規劃》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售糧便利、儲存安全、物流通暢、供給穩定、應急高效、質量安全、調控有力的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體系,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競爭有序、監管有力的現代糧食流通新格局。
具體到糧安工程的六大建設任務方面,即糧食收儲能力大幅增強,可用倉容滿足糧食收儲需要,徹底消除“危倉老庫”帶病儲糧。八大糧食物流通道功能更加完善,跨省原糧“四散化”比例明顯提高,糧食物流效率顯著提高。
糧食應急供應網絡更加完善,應對突發事件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救助受災群眾口糧供應得到基本保障。“放心糧油”的零售網絡覆蓋80%以上的社區、鄉村,建成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追溯體系。糧情監測預警體系全面建成,努力實現“未動先知”“未漲先知”“未搶先知”。糧食產后損失浪費率下降40%以上,形成全社會節糧減損長效機制。
《規劃》明確了5個方面13項指標,主要包括2015年底前完成集中新建倉容1000億斤任務,實現農戶科學儲糧專項戶數達到1000萬戶;到2017年完成全國“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到2020年基本消除“席茓囤”等露天存糧,應急供應網點達到5萬家,應急加工企業達到0.6萬家,改建成品糧批發市場312家,改建區域性配送中心531個,國家糧食質量監測機構數量達到500個,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網點達到2500個,國家糧食信息直報點增加到2000個,糧食供需平衡抽樣調查城鄉居民戶達到20萬戶,年減少糧食產后流通環節損失浪費1300萬噸以上。
《規劃》要求,按照統籌兼顧、重點突破,急需優先、梯次推進的要求,糧安工程2015~2020年建設規劃將分為應急建設期、整體推進期、全面建成期三個階段實施。
應急建設期(2015年)重點解決倉儲設施不足等緊迫問題,核心是主產區倉容建設和“危倉老庫”維修改造。整體推進期(2016~2017年)全面推進糧食流通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成期(2018~2020年)則要全面完成“糧安工程”建設任務。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