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大豆豐產概率大
根據1月發布的美國農業部(USDA)供需報告,2014/201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突破1億元大關,為1.08億噸。壓榨量較去年增加125萬噸至4844萬噸,出口量較去年增加175萬噸至5160萬噸;由于供應增量大于需求增量,期末庫存從2013/2014年度的250萬噸增至1116萬噸,至庫存消費比升至11.19%。美國國內大豆供需狀況較上一年度明顯改善,供應寬松。從季節性來看,美豆出口已經接近尾聲,出口需求對價格的支撐弱化。
USDA2月供需報告存在下調巴西大豆產量的可能,但與上年相比,巴西大豆仍然增產。美國農業部在1月供需報告中將巴西2014/2015年度大豆產量上調150萬噸至9550萬噸,較上年增產880萬噸,供應壓力陡增,巴西1月曾遭遇干燥炎熱天氣,部分機構開始下調對巴西大豆產量預估,USDA可能在2月報告中對產量進行調整,預計巴西大豆產量下調空間在50萬—100萬噸至9450萬—9500萬噸,巴西2014/2015年度大豆仍較上年增產,供需環境進一步寬松。
豆油供應寬松
去年12月中國大豆進口量創下853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預計1月大豆到港量仍將達到720萬噸,保證了下游豆油供應量。因而在商業庫存持續減少的情況下,豆油期現貨價格依然保持下跌趨勢。
雖然預計2月大豆進口到港量將下降至420萬噸,但2月正值農歷新年,豆油階段性需求減少,將不會對供需環境產生較大影響。
中長期基本面偏空
去年12月中旬左右,馬來西亞遭遇特大洪災,國內棕櫚油生產以及運輸都受到了較大影響。12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僅136.5萬噸,環比下滑22%,同比下滑18%。短期來看,洪災對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影響未完全消退。但大部分洪澇集中在成熟油棕櫚樹區域,長遠看,這將提高棕櫚油單產,這對中長期國際國內棕櫚油市場無疑是個壓力。
數據顯示,1月1日—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88.6萬噸和87.8萬噸,分別較上月下滑17.7%和19%。若產量和出口保持這種下滑速度,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將繼續大于產量,月末庫存持續下降,短期為市場帶來支撐。
2013年以來,我國豆油棕櫚油現貨價差持續走低,目前已跌至11年以來的低位。總體來看,油脂類中長期基本面仍舊偏空,遇到短期利好消息刺激或出現波段性反彈。投資者應保持空頭思路,逢反彈空單參與。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