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過全市各縣區農業局及市級項目承擔單位實施高產創建、間套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集中育苗育秧、地膜覆蓋等各項科技措施,有效應對了旱災及病蟲害對糧食生產的危害;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及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力度,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確保了全市糧食穩定增產,農民增收,預計項目區新增產值19144.95萬元。
農業部、省農業廳今年下達給麗江市科技增糧措施項目糧油作物高產創建34片,其中省級19片,部級15片;間套種200萬畝;覆膜種植8萬畝;病蟲害防治30萬畝。全市完成水稻11片12.25萬畝,示范片實收測產最高達 715.9千克 /畝,玉米8片8.7萬畝,示范片實收測產最高達 662.9千克 /畝;馬鈴薯8片10.1萬畝,示范片實收測產大春馬鈴薯最高達1934.8千克 /畝,冬馬鈴薯最高達2288.3千克 /畝;油菜3片3.28萬畝,示范片實收測產小春油菜最高達191.7千克 /畝,麥類3片3.7萬畝,示范片實收測產最高達大麥476千克 /畝 ,雜糧1片1.1萬畝,示范片實收測產142.8千克 /畝 ,通過高產創建項目承擔單位自測及省、市級專家復測,均已達到目標產量。
年初以來,全市農業系統把科技增糧措施作為全年抗大旱、保增產、促增收的重點工作來抓,成效明顯:一是早準備、早安排、早部署。在項目和資金未下達之前,提前落實地塊,借款購買良種和肥料,做到了品種統一,施肥標準統一。二是統一高產高效配套栽培技術。水稻以精確定量栽培為核心技術,結合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多樣性混栽、綠色防控等先進技術。玉米以地膜覆蓋為核心技術,主要集成玉米“梅花型播種、三角形定苗、保全苗精量播種技術”及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和新品種展示等技術,實現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技術,確保實現預定目標。
三是抓好技術培訓、現場觀摩。開展各類技術培訓50余期,共培訓近2萬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萬余份;組織現場觀摩 10余次,科技人員及農戶通過現場觀摩,進一步開闊了眼界,明確了思路;利用農業信息網、“三農通”手機短信、“96128”農業服務熱線及時發布管理措施、病蟲草害防治信息,解答農民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四是加強項目督查落實及即時指導管理。結合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及精簡會議要求,麗江市農業局主動將工作下沉,深入一線,于7月6 日至 16日,專門組織市級玉米、水稻、馬鈴薯產業首席和植保、土肥專家一行,對一區四縣實施的每一片大春高產創建及相關間套種等科技增糧措施項目進行檢查指導,通過看現場、向示范區農戶了解情況、與區縣農業局及項目單位座談交流,找出工作亮點和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意見,提出加強實施大春主要作物的中后期管理指導措施,參與檢查指導的專家均撰寫調研報告在《麗江日報》、麗江農業信息網發布,促進了全市大春作物各項科技措施的落實到位,確保了項目實施到位,管理到位。
五是積極進行高產攻關試驗。華坪縣積極進行了水稻高產攻關試驗,試驗田選擇在華坪縣石龍壩鎮德茂村6組,選用品種Y兩優1號和Y兩優8818。8月,省、市專家組對華坪縣實施的兩個示范片進行現場觀察后,隨機選擇好、中、差田塊進行復測驗收 ,專家組對示范片建設進展情況及在田水稻長勢表示十分滿意,認為華坪縣水稻攻關田具備了一定高產攻關的基礎。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