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不利于商品價格持續上升。10月底美聯儲正式宣布結束QE,美元中線保持強勢對商品上行形成壓力。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面臨產能過剩結構調整,通脹預期減弱,企業和貿易商無意或無力囤貨的局面。因而大宗商品熊市經過快速下跌后,將迎來較長時間的低位運行期。
其次,豆類基本面不支持其價格持續走強。豆類作為農產品(000061,股吧),屬于供給彈性強需求彈性弱的品種。當前美豆價格因局部干擾因素出現而走強,但市場最主要的矛盾仍是供給嚴重大于需求。在需求沒有大的變化下,供給成為關注焦點。2014/2015年度全球大豆的庫存消費比將達到22%,高于2006年和2009年的21%和20%。這么大的庫存需要在今明兩年消化,1000美分/蒲式耳的價格顯然比較高。
最后,從比價來看,豆類價格需要重新向下尋找平衡點。歷史數據顯示,美大豆與美玉米最近10年的比值主要區間在2至3之間,目前比值在2.8左右。這顯示美豆種植收益仍明顯高于玉米種植收益。由于大豆與玉米播種之間的競爭關系,較高的比值意味著明年上半年美豆的播種面積仍將處于高位。此外,從最新的數據來看,正處于播種期的南半球巴西大豆播種面積較去年繼續增加。在預期產量繼續增加的背景下,1000美分/蒲式耳不是一個好的支撐點。
綜合而言,豆類的熊市還未結束,目前抄底仍需謹慎。技術上看,每次大熊市底部構造的時間都要持續一年以上。而本次距離9月下破1000美分/蒲式耳算起也才2個月,可見熊市遠未結束。中線逢高做空仍屬于戰略性策略,階段反彈做多屬于戰術性策略。
而對于大連大大豆號品種來說,由于只能進行國產大豆交割,使得其具有一個天然的“價格保護”層。但投資者不應以此為參考,對大豆一號品種來說,應以分析資金流進出和升貼水為主。豆粕和豆油與美豆的走勢相近,但整體會偏弱。全球巨量供應仍將靠中國來消化,國內豆類價格下游壓力較大。從豆粕和豆油強弱關系來分析,由于前幾年受油廠持續挺粕影響,豆粕整體強于豆油,但當兩者都處于大量過剩的時候,豆粕價格或出現階段性弱勢。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