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上午臨近10時,滿載稻谷的大車小車不斷駛入湖南亮之星米業公司收儲點。“僅托市收購讓我多增收近700元,我現在身體好,還要繼續多種糧。”家住夏鐸鋪鎮的劉建文說,他種了水稻5畝,收了5000多斤,留2000斤自家吃,賣了3000斤。
經過磅秤、檢驗、送帶入庫,陳新華很快就拿著收購碼單領到錢后,他笑得咧開了嘴:“糧出手,錢到手!”來自歷經鋪鄉的陳新華近兩年流轉當地30多畝水田種稻,今年收了3.7萬斤晚稻,家中僅有個年久待修的5噸老化倉容,因考慮租倉還需一筆費用、市場糧價低迷和普稻在市場不占優勢等原因,擔心手中的糧“不好賣”和“賣不好”而焦急萬分。“中晚稻剛上市每百斤只賣128元,之后在130元左右徘徊,市場糧價低于農民預期。”寧鄉縣糧食局副局長何建文一語道破。
今年,湖南中晚稻播種4039萬畝,比上年增加81萬畝,預計總產356億斤,增加16.2億斤,商品量135億斤,增加6.6億斤,中晚稻生產實現“十一連豐”。為促進農民增產增收,10月30日,湖南在全省啟動2014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向社會公布首批收購庫點278個,同比增加43個,敞開收購農民余糧,讓農民吃下“定心丸”。
由于稻谷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加之前期托市糧銷售出庫緩慢,全省糧食庫存積壓,中晚稻收購倉容不容樂觀。今年以來,湖南省糧食部門通過“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增加有效倉容近260萬噸,糧食部門還正加緊時間多方式騰倉并庫,采用新建、改建、擴建等形式加快倉容建設,以滿足收購倉容。
“比市場價多賣了1萬多元,托市收購,咱老百姓點贊!”陳新華滿面笑容補充道。
“今年天氣好、收成好,農民朋友說我們‘服務好,不打白條’,那是農發行的資金到位早、供應快捷,我們收購順利,感到很滿意。”指導收購的公司總經理張偉嘴上也不閑著。
“我們預測早,準備早,托市與不托市兩手準備早,對收購底氣很足。”農發行湖南分行營業部總經理李小平介紹,針對糧食收購企業的特殊性,開辟貸款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減少不必要環節,提高辦貸效率。目前,農發行湖南省分行營業部核定中晚稻托市收購和市場化收購網點52個,覆蓋長沙各縣、市中晚稻產區,提早籌措信貸資金6億元,協助企業準備空倉近16萬噸,完全可以滿足售糧需要。托市當天,該行投放中晚稻最低收購價貸款近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糧食315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