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口岸是我國進口大豆主要口岸之一,每年進口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等國家的大豆250萬噸以上。僅今年1—8月,該口岸就進口大豆178萬噸,貨值10.5億美元。但是,進口大豆短重現象也頻頻發生。“今年以來就有6個船次貨物發生了超過貿易允許誤差范圍的短重。短重的原因,主要是貨物原發短重,還有裝運期間存在的損耗等等。”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港口辦事處檢驗鑒定科科長隆文華表示。
為把好進口商品質量關,張家港檢驗檢疫局以“檢港同行”活動為陣地,積極開展“質量月”活動,維護國內貿易商的合法權益。首先,國內貿易商要對客戶信譽和市場情況進行認真評估,選擇與國外信譽好、操作規范的公司合作,必要時可委托檢驗檢疫機構或權威的檢驗機構實施裝運前檢驗,確保提單數的真實可靠;其次,要盡可能租用質量好的船舶,健全完善裝貨港裝貨、減載港減載、目的港卸貨全過程防撒漏措施,盡可能使用無撒漏卸貨設備,并在封閉軌道內運行,對撒漏貨物及時回收并一起安全轉運至目的港。此外,要堅持將中國檢驗檢疫證書作為貿易雙方結算的依據,以便順利對外索賠。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http://m.jpdesig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