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季晚稻配方施肥試驗研究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6-15 12:27:38
摘要 在東至縣進行雙季晚稻施肥試驗,結果表明:配方施肥區整個生育生長態勢良好,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產量比不施肥區增加44.2%,比習慣施肥區增產6.6%。習慣施肥區比不施肥區增產35.3%。
關鍵詞 雙季晚稻;配方施肥;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3+3;S1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6-0015-02
試驗采用東至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統一試驗方案,旨在通過田間示范,綜合比較肥料投入、作物產量、經濟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標,客觀評價測土配方施肥效益,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的校正及進一步優化肥料配方提供科學依據[1-3]。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昭潭鎮昭潭村先鋒組某農戶的承包田,地處北緯29°41′54″,東經116°49′18″,海拔高度29.8 m。前茬早稻,產量6 t/hm2。早稻施45%復合肥(N∶P∶K=15∶15∶15)450 kg/hm2,追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鉀112.5 kg/hm2。一年二熟制,水稻土壤類型,耕層深度為17cm,地下水位較高,土壤肥力中等。田塊地處平坂,常年降雨充沛,灌溉能力充足,旱澇保收。
1.2 試驗材料
供試肥料:氮肥是安慶石化總廠生產的46%尿素;過磷酸鈣由東至縣神山化肥公司生產,含P2O5 12%;氯化鉀加拿大生產,含K2O 60%;48%配方肥由司爾特公司提供,N∶P∶K=20∶8∶20。供試水稻品種為豐源優272,常年產量7 500 kg/hm2。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測土配方肥區、農民習慣施肥區和不施肥區,具體見表1。其中習慣施肥區200 m2,配方施肥區100 m2,不施肥區30 m2。
1.4 試驗實施過程
該示范田2013年6月20日播種,7月16日移栽,密度21.75萬穴/hm2,8月11日烤田,7月24日追肥,同時結合化學除草。7月27日、8月11日、8月25日和9月10日分別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二化螟、三化螟和紋枯病。10月17日收獲。小區間起壟隔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下秧苗素質比較
3個處理秧苗素質相同,具體表現如下:苗高41.2 cm,總葉片數5.8葉,綠葉數5.5葉,總根數31條,白根數18.2條,黃根數12.8條,莖基粗0.6 cm,百株鮮重250.3 g,百苗干重46.3 g,單株分蘗數1.8根,移栽帶蘗率92.5%。綜合秧苗素質較好。
2.2 不同處理下分蘗動態比較
通過動態比較,不施肥區分蘗較遲緩,習慣施肥與配方施肥開始分蘗時間相仿,但分蘗高峰期配方施肥較習慣施肥遲3 d左右,習慣施肥、配方施肥的單株有效穗數分別為11.2、11.5穗,不施肥區僅為8.5穗,但不施肥區成穗率最高,達到93.4%。根據觀察分析配方施肥區有效分蘗期較習慣施肥區長3 d(表2)。
2.3 不同處理下生育性狀比較
不施肥區返青期和分蘗始期分別為7月22日和7月24日,比習慣施肥、配方施肥推遲2 d,且不施肥區分蘗遲緩,分蘗盛期在8月3日左右。習慣施肥、配方施肥始穗期均為9月7日,不施肥區在9月9日,但不施肥區成熟期為10月8日,比習慣施肥、配方施肥早3 d。全生育期習慣施肥、配方施肥均為111 d,比不施肥區短3 d,這是因為營養生長相對不良而導致全生育期縮短(表3)。
2.4 不同處理生物學性狀與經濟性狀比較
不施肥區整個生育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嚴重受到制約,葉片發黃,植株短小,光合作用弱,根系不發達,配方施肥區全生育進程中,生長態勢良好,植株粗壯,根系發達,劍葉挺拔,穗形大,后期熟相真正達到稈青籽黃,產量最高。雖然習慣施肥區單產尚可,田間生長勢較好。但其肥效時間短,劍葉有早衰現象。經濟產量稍遜于配方施肥區。配方施肥區單位面積有效穗、穗長、穗總粒數、穗實粒數和實際單產最高[4-5]。配方施肥區、習慣施肥區的實際產量分別7 443.0、6 984.0 kg/hm2,分別比不施肥區產量(5 161.5 kg/hm2)增加44.2%、35.3%,配方施肥區比習慣施肥區實際產量增加6.6%,但習慣施肥區結實率高達94.5%,比配方施肥區、不施肥區高出13個百分點以上(表4)。
2.5 不同處理下經濟效益比較
配方施肥區、習慣施肥區與不施肥區產量分別為7 443.0、6 984.0、5 161.5 kg/hm2,產出效益分別為12 653.1、11 872.8、8 774.55元/hm2(稻谷按1.7元/kg計算),配方施肥區、習慣施肥區投入肥料成本分別為1 560、1 341元/hm2,配方施肥區比不施肥區純收益增加2 318.55元/hm2,配方肥區比習慣肥區新增純收益561.3元/hm2。
配方施肥區投產比值為1.48,而習慣施肥區的投產比值為1.3,由此表明顯然配方施肥區投資盈利大。
3 結論與討論
(1)配方施肥區比不施肥區產量增加44.2%,比習慣施肥區產量增加6.6%。習慣施肥區比不施肥區產量增加35.3%。
(2)習慣施肥區肥效快,但后勁不足,劍葉有早衰現象,影響結實率,并在分蘗后期有“斷肥”現象,對后期的有效分蘗和每穗粒數的形成構成一定影響。不施肥區因缺少養分供應,對前期的營養生長和孕穗等經濟性狀影響大。配方施肥區整個生育生長態勢良好,營養充沛為爭取穗大粒多和提高結實率,提供了有利條件[6]。后期熟相稈青籽黃,劍葉不早衰,莖稈堅韌。
綜上所述,根據土壤肥力采取不同配方進行合理的肥水運籌是進一步提高單產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