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記者來到海倫。農田被薄薄的白雪覆上,人們已經開始穿上厚厚的棉服御寒。而在中儲糧海倫直屬庫門前,記者卻看到了賣完糧的農民興奮地數著糧款的“熱乎”情景。糧庫主任崔黎明告訴記者,從10月下旬開始收糧到目前為止,輪換補庫新玉米4萬余噸,其中二等玉米占70%~80%,一等玉米20%左右,三等和等外的玉米比例很少。1日和2日僅兩天,就收購水稻7000噸。“一等水稻出米率甚至達到73%,這么好的水稻這些年少見。”一位海北鎮南華村的村民,將棉帽子掖在腋下,高興地數著厚厚一沓賣玉米的錢:“今年玉米質量好,價格也讓人滿意,僅玉米純收入就五六萬元。”
海倫市前進鄉六合村的村民姜炳才說,現在這一地域玉米價格潮糧0.8元/斤,干糧1.13元/斤左右,價格都比去年高。
海北鎮農機合作社的負責人杜振濤說,今年合作社種植了2.2萬畝玉米,8500畝大豆。玉米畝產1500斤,大豆畝產350斤左右,都是少有的豐產。玉米價格比去年最高價還高一些。只是大豆價格略有下滑的趨勢,由10月上旬的2.4元/斤,降到現在的2.2元~2.1元/斤,個別地區甚至降到2.05元/斤。
4日,記者來到綏化秦家糧庫,遇見正在賣水稻的秦家村農民王海濤。他今年種了90畝水稻,畝產在1200斤左右,因為今年水稻的質量不錯,他送的三四車水稻,最低價1.55元/斤,好的1.56~1.6元/斤。王海濤告訴記者,糧庫新安裝了可視系統,收糧過程公開透明,今年的糧賣得放心。“我這90畝地,能凈賺七八萬元,明年再多種點兒。”王海濤興致勃勃地說。
樺南縣群英村村民張福家里種了100多畝玉米,今年豐產,質量也不錯。張福手里的糧食還沒有完全出售,“等等看玉米最低收購價是多少再出售。”
記者在哈爾濱、牡丹江、齊齊哈爾、嫩江等地采訪了解到,由于水稻上市量逐漸增大,目前收購價格趨穩。隨著新大豆上市量增加,陳豆被逐漸取代,新大豆價格呈現高開低走局面,此外,臨儲收購政策的取消,直補細則還沒出臺,大豆市場行情轉好還需要等待時間和政策支持。據業內人士介紹,在今年年底和明年春節前,會出現售糧高峰,三大作物的價格還會有所變化,從目前趨勢看,玉米和水稻的價格會穩中有升,大豆價格需看直補細則出臺后的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