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僅指大陸地區)大豆進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長逾四成,但是國內的豆粕以及豆油需求并未同步增長。由于供需失衡,在中國壓榨大豆的國際貿易公司的業績也遭到打擊,其中包括豐益國際以及來寶集團等大豆加工巨頭。這兩家公司占到中國大豆壓榨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其壓榨利潤大幅下滑到了虧損的地步。
此外,由于中國利率高企,信貸條件嚴苛,因此一些進口商利用商品進口進行融資,將大豆和其他商品作為貸款抵押品。這種商品融資帶來的虛高進口量,也使得商家難以判斷中國國內飼料和食用油的實際需求規模。
據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董事長郭孔豐稱,今年一季度中國的壓榨利潤可能是他所見過的最差水平。這也造成該公司今年一財季的凈利潤同比下滑50%.就產能而言,豐益公司是中國的頭號大豆壓榨商。
中國豆粕需求下滑的部分原因在于豬肉價格大幅下跌,這促使農戶削減生豬存欄量,一些小型養殖戶甚至血本無歸。禽流感疫情的爆發也制約了家禽行業的飼料需求。
馬來西亞聯昌國際集團(CIMB)分析師稱,2014年一季度中國大豆加工出現虧損,每加工一噸大豆虧損10美元左右。
豐益國際的郭孔豐稱,去年四季度中國大豆壓榨利潤豐厚,因為當時來自美國和巴西的大豆船貨減少,導致中國豆粕供應短缺。這促使進口商加大訂購進口大豆。
總部設在香港的來寶集團首席執行官夏利誠表示,中國大豆壓榨環境惡化對來寶在華油籽業務造成不利影響,利潤降至歷史低谷。該公司于5月15日發布了一季度財報。
新加坡上市企業—金光農業資源公司稱,今年一季度該公司油籽業務的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2%,原因在于中國大豆加工業環境不利。
花旗集團駐上海分析師伊萬?什帕科夫斯基稱,很多貿易商進口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從銀行獲得融資……進口大豆只是為了賺錢。
豐益國際的郭孔豐表示,隨著大豆壓榨出現虧損,中國一些小型油廠現在難以從銀行開出信用證,這預示著今后利用進口大豆進行融資的現象可能趨于減少。他表示希望看到這些商家減少進口,但是只有中國銀行業變得更為規范時,才能徹底杜絕這種現象。
雖然今年中國大豆壓榨行業面臨重重困難,但是一些行業巨頭認為情況將會改善。美國ADM公司在發布第一財季報告時表示,對中國飼料以及養殖業的擔憂應予淡化,該公司認為中國下半年的飼料需求前景依然堅挺。此外,邦吉公司首席執行官索倫·施羅德也表示,中國大豆行業在二季度的前景有望改善,因為中國大豆進口步伐將放慢,飼料需求將會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