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農業機械化烘干機廠家:發展進程,如今的糧食生產從種到收基本實 現了全程機械化,為連年豐收和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物質裝備。但在收獲后晾曬方面一直是個難題。近年來,由于土地流轉進程加快,專業合作社、種 糧大戶不斷涌現,豐收后的晾曬問題日益凸顯,制約著糧食存放與精深加工。
作為機械化生產技術,糧食烘干對種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言而喻。據測算, 以每次烘干10噸為例,轉筒式烘干機:燃料、電費、人工三項費用合計848.4元,平均每公斤只需0.085元;而人工翻曬10噸稻谷需要資金2431元,成本折算每公 斤0.243元,比機械烘干多出每公斤0.158元。“僅此一項,如果按去年全市糧食烘干量9100噸計算,就可節省成本143萬元。”一位民眾說道,同時, 機械烘干還可節省工時、減少損失、節省場地,這樣一來,推廣糧食烘干技術可謂一舉多得,避免了豐產不豐收的局面。
綜合分析市場認為,糧食烘干機:下一步推廣烘干機械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大力 培育以糧食儲備企業、糧食加工企業、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和未來的家庭農場等糧食經營主體,鼓勵引導他們發展糧食烘干機械化;二是加大 對烘干機械及其配套設施的購置補貼力度,將烘干機配套設備設施也列入補貼范圍;三是增設烘干作業補貼,補貼額度結合單位糧食烘干成本確定,解決糧食烘干經 營主體的后顧之憂;四是建立、完善農機金融支持機制,鼓勵經營主體購買先進、適用的糧食烘干機械等。
糧食烘干機助農奪豐收民眾好幫手!更多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m.jpdesign.cn/